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幼儿音乐感知能力与情商的交融

【作者】 1.康又双 2.蒋立新

【机构】 1.新疆石河子市机关第三幼儿园 2.新疆石河子市蒋立新古典吉他工作室



【正文】  【摘 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尤克里里乐队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对提高幼儿的情商有着很大作用。文章对幼儿园尤克里里乐队教学对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及情商的培养进行叙述,希望对幼儿园的相关教学思路提供帮助。
  【关键词】 幼儿;尤克里里乐队;音乐感知能力;情商

  尤克里里是一种四弦拨弦乐器,归属在吉他乐器一族。因为简单易学,适合大人及儿童,并且好听易学可爱,又能激发音乐潜能的乐器。2016年11月—2020年1月,我园以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为主要内容,在大班尝试尤克里里乐队训练教学,旨在幼儿通过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知识与技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打下基础。
  具体训练教学方法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
  1、坚持“最易上手”的教学形式。按照学院派的古典音乐教育方法与理念,通过 “最易上手”,把孩子在尤克里里学习中众多繁杂枯燥的知识点,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排列成一条直线,在乐感形成的最佳时期教授易于接受的知识点。
  2、“寓教于乐”贯彻始终。教学中以情施教,情知交融,突出“乐”,将兴趣﹑成功﹑审美﹑理解﹑尊重贯穿于教育之中,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3、坚持“五线谱”教学,采用固定调视唱教学方式,让孩子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视奏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做到真正的精通乐器,学习音乐。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坚持每周两次训练,直至尤克里里乐队能上舞台进行合奏演出,幼儿不仅仅是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文化素养、情商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旋律美感,情智共长
  尤克里里作为吉他家族里的成员,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能使幼儿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了丰富幼儿对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精湛的专业技能,经常为幼儿演奏古典吉他、民谣吉他和尤克里里,请幼儿欣赏不同乐曲同一种乐器演奏、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产生的丰富音色、优美旋律以及乐曲情感分析,从而使净化心灵、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5—6岁的幼儿理解作品主要借助故事来表现,这种方法对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进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乐曲弹奏前,教师首先进行了故事讲述: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他邀请了许多好朋友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小熊最好的朋友——小洋娃娃为小熊唱了一首歌曲,小熊非常高兴拉着洋娃娃,合着歌曲跳起舞来。接着教师进行示范弹奏让小朋友对音乐获得初步的感受,体会歌曲快乐的情感。然后再学习弹奏乐曲。有了前期的铺垫,幼儿在弹奏尤克里里情绪饱满,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比较容易表现出来。通过表现旋律美从而培养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爱护、保护动物的精神。
  歌曲《小星星》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在学习弹奏之前幼儿都会歌唱,有的幼儿还边唱边表演动作,特别的投入。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制作了配乐星空动漫。当旋律愉快自然地流淌,小星星活泼可爱、变幻多端的画面呈现在幼儿眼前时,不仅发展的是多种思维,也激发了情感的共鸣共感。尤克里里教学所表现的旋律美,使幼儿感到生活中情绪情感的美,人和自然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可以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的感受,得到“情”与“智”融为一体的认知教育。
  二、和谐节奏,服从团队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感的基础,是拍感准确。乐队刚开始练习节奏的时候都是在游戏中完成。拍手、拍腿、手拿指挥棒、单手练习、双手练习、改变速度练习等等。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习节奏,幼儿快乐又满足。所以经过有效地训练,幼儿基本能达到良好的拍感和节奏感。但是合奏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弹奏曲目的时候,节奏忽快忽慢,个体意识比较强,没有集体意识。为此,教师准备了大量的乐团演出视频请幼儿观看欣赏,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另外,把幼儿弹奏时的录音播放给他们听,强调节奏不和谐统一,不能表现音乐的美感。训练时要求每位幼儿的动作要协调、每个声部要和谐,要不断地配合、都要服从音乐需要,服从团队。
  通过节奏达到和谐统一,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们都懂得一个乐器演奏的再好,在合奏时也不会出色,只有大家团结协作,整支乐队演奏才会更加精彩。所谓“单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有很多事情是完成不了的,拥有团队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共同歌唱,自信增长
  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和情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幼儿拥有自信自信心,会有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做事积极,情绪高涨,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乐队的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刚开始要树立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有成就感。因此,开始的选曲犹为重要。第一首乐曲选用C大调,《小星星》,2/4拍,这首曲子孩子们都熟悉,有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感兴趣,但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五线谱教学,在刚开始学习音符的时候,幼儿们还能掌握每个音符的位置,等到实际乐谱的时候,由于对音高的掌握不准,所以唱谱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采取开放式教学,请家长来一起上乐理课。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唱谱,然后再进行分组比赛,幼儿之间比、家长之间比、幼儿和家长比。这样的互动学习方式让孩子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便于家长了解学习内容回家配合练习。另外,教师要求幼儿每日练习视频打卡,进行点评,找出幼儿练习的可取之处及时鼓励,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错。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观看其他幼儿的练习视频,进行比较,自发地找出问题所在,努力改进。家园共育促进了孩子们弹奏水平的提高。
  体验是整体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有了《小星星》弹奏成功的体验,孩子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家长一起唱谱、共同进步,给孩子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积极体验成功的快乐。有自信容易获得成功,而获得成功,又可以增强自信。自信与成功相辅相成。
  四、多变速度,兴趣浓厚
  乐器学习,兴趣为先。在尤克里里教学中,教师把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多变灵活的速度感,是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内容之一。学习《哦!苏珊娜》弹奏时,教师首先让孩子们欣赏原汁原味的美国乡村歌曲《哦!苏珊娜》,孩子们肢体都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让他们在充分利用听、拍节奏、跳舞的音乐活动中让乐曲深入到内心。然后,教师运用扎实的弹奏功底变化各种速度弹奏《哦!苏珊娜》,让孩子们舞蹈,体验不同速度的肢体动作,初步感受不同的速度所表现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艺术熏陶于表演中,使孩子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喜悦的气氛,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了速度感,并且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习乐曲的兴趣。为弹奏出轻松、诙谐的情绪色彩,做了良好的铺垫。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教师’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情商EQ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EQ是一种能力,主要是后天习得,经人指导后可以大幅提升;
  学习尤克里里是师与生教授和学习技能的互动,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经过尤克里里乐队这一团队动力方式来进行情商促进,且在实践中取得很大成效。
  注释:
  [1]于书正《论音乐感知能力的系统训练》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7.1.15
  [2]【美】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中信出版社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