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杨 柳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下八镇中心校
【正文】 【摘 要】 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正着力帮助学生塑造培养理想的思维能力,将具体的理论知识与练习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针对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小学数学老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比较小,思维主要是处于形象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思维开始向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时,数学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好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就是积极参与,而教学的成功更是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数学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双位数减去双位数的教学中,导入案例:“小熊”和“小虎”要在家里准备很多食物招待来做客的小动物,所以去家附近的超市购买食物。他们看到超市里面有48个有黄又大的鸭梨,买了25个,请问超市还剩下多少个鸭梨?此时,学生们都想第一个完成答题,争先抢后的举手回答。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学习数学在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得到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现实出发,创造一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只有当学生自己意识到自主学习是他们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他们才会努力学习。才会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学生的学习动机将逐渐从好奇心升华到兴趣。因此,数学老师应在教学时设计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多少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同。学生的性格是影响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与固定的课堂授课模式相比,他们可以接受各种活动和教学形式。此外,小学学生的思考世界比老师预期的要令人兴奋得多,因此,数学老师应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差异,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准确理解和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结果,科学指导,不断发展和加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例如,典型的案例,鸡和兔子都在同一个笼子里。鸡、兔共6只,其中腿共20只。有多少只鸡和兔子?针对这样的问题,数学老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解释和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切入点,理清思路,同时也要耐心地处理学生的思维混乱和思维差异,充分反映数学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数学能力
理论往往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应运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你可以举出一些生活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在生活中设置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使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它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水平。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可以设置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话题:养猪场将一批猪分三次投放市场,第一次卖出总数的1/3多100头。第二次销售比总数的1/2少了120头,第三次销售是320头。问有多少只猪?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做一些相应的指导,教学生使用假设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假设,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具体,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信心
教学时,数学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积极赞扬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可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可信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现个人魅力和创造力。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学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鼓勵学生积极提出不同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综合解决问题。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必要的。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来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创造出一种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数学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琪.小学数学现代化[J].信息教研周刊,2011,(13).
[2]邓越夫.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教育界,2014,(19).
[3]侯秋红.浅谈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4).
[4]吕爱华.小学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浅谈[J].教育界(中旬),2015,(6).
[5]李能斌.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比较小,思维主要是处于形象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思维开始向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时,数学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好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就是积极参与,而教学的成功更是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数学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双位数减去双位数的教学中,导入案例:“小熊”和“小虎”要在家里准备很多食物招待来做客的小动物,所以去家附近的超市购买食物。他们看到超市里面有48个有黄又大的鸭梨,买了25个,请问超市还剩下多少个鸭梨?此时,学生们都想第一个完成答题,争先抢后的举手回答。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学习数学在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得到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现实出发,创造一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只有当学生自己意识到自主学习是他们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时,他们才会努力学习。才会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学生的学习动机将逐渐从好奇心升华到兴趣。因此,数学老师应在教学时设计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多少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同。学生的性格是影响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与固定的课堂授课模式相比,他们可以接受各种活动和教学形式。此外,小学学生的思考世界比老师预期的要令人兴奋得多,因此,数学老师应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差异,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准确理解和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结果,科学指导,不断发展和加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例如,典型的案例,鸡和兔子都在同一个笼子里。鸡、兔共6只,其中腿共20只。有多少只鸡和兔子?针对这样的问题,数学老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解释和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切入点,理清思路,同时也要耐心地处理学生的思维混乱和思维差异,充分反映数学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数学能力
理论往往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应运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你可以举出一些生活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在生活中设置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使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它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水平。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可以设置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话题:养猪场将一批猪分三次投放市场,第一次卖出总数的1/3多100头。第二次销售比总数的1/2少了120头,第三次销售是320头。问有多少只猪?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做一些相应的指导,教学生使用假设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假设,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具体,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信心
教学时,数学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积极赞扬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可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可信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现个人魅力和创造力。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学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鼓勵学生积极提出不同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综合解决问题。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必要的。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来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创造出一种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数学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琪.小学数学现代化[J].信息教研周刊,2011,(13).
[2]邓越夫.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教育界,2014,(19).
[3]侯秋红.浅谈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4).
[4]吕爱华.小学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浅谈[J].教育界(中旬),2015,(6).
[5]李能斌.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