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素质教育实施下小学语文德育情感教学的渗透策略
【作者】 宋淑美
【机构】 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中心学校
【正文】 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师增强语文教学质效,提升语文教学价值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立足语文学科特点,以智育促德育,坚持立德树人,这样才能优化德育渗透方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大跃进。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强调立德树人作为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教育中,“立德”和“树人”既是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彼此独立,“立德”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树人”则是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两者结合即是智育和德育的结合,也是语文技能和文化教育的结合。
一、学生德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学生德育的现状主要有两点表现:第一,学生并没有养成以智育促德育的习惯,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学会课文知识,而至于如何达成德育目标,其自身并无明确目标和计划。第二,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一样,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德育。
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角度,学生德育的现状都不乐观,这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努力摆脱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深入理解“立德”和“树人”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所谓“立德”,就是让学生形成某种可贵的思想道德品质,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念,“立德”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诚心、有善心的好人,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内在品质,成为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
所谓“树人”,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规范、良好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做人做事都体现出良好的内心修养,外化于行时能给他人一种美好、幸福、快乐的享受,成为人人喜爱、尊敬之人。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不谋而合,即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和行为互动能力,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底线和方向。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
德育和语文融合首先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即德育为语文赋予更高层次的教学追求,语文为德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科学的素质教育。
(一)在课文中名家介绍中渗透德育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名家的介绍,或是介绍其生平,或是介绍其著作,总之,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可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指引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整理课文中关于名家介绍的部分,以此渗透德育故事。
比如在教学《詹天佑》时,这篇文章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他对中国工程领域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是一位值得永世称颂的伟大科学家,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重点讲詹天佑的故事,引出詹天佑对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事业起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渗透“无私奉献,热爱祖国,不怕困难”等美好的精神品质。
(二)在语文的作文训练中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作文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必然也是渗透德育思想的主阵地。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多采用“主题”式作文方式,以开放/半开放题目让学生抒情表意,这样才能引导其深入分析和领悟德育思想,收获新知。
比如在名著导读《爱的教育》中,教师以“爱”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抒情文,题目采用半开放式,比如“爱是______”,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想一想爱是什么,爱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我们应如何拥有和珍惜爱。学生在写作时会自然而然想到家人、朋友、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他们尚不能完全理解表达爱之深意。此时教师就可以渗透德育思想,从先贤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阐述爱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产生向往爱、渴求爱、播撒爱的愿望,成为有爱之人。
(三)在课外的实践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实践阅读中,学生拥有非常自由的阅读环境,心理压力很小,阅读兴趣也足,此时渗透德育教育自然也事半功倍。教师需引导学生有意识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涉猎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在欣赏体悟的过程中陶冶心灵,完善自我。
比如在名著导读《童年》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还要涉猎更多与之相关的课外读本,比如《光阴的故事》《我的朋友》《在人间》等等,虽然有些作品学生尚不能完全读懂,但就珍惜时间、追求幸福这一点来说,小学生已心有所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做一张时间规划表”“列出幸福的五件事”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感受光阴的可贵和生命的重量,成为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之人。
(四)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并在此过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收获满满的幸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最好是以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观念为主题。
比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提到“大自然”,自然就能想到“环保”,环保节能作为世界发展大势,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核心,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组织“保护自然”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植树造林、清洁卫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环保理念,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素质的环保小卫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需在立德树人的辅助下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立德树人的引导下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情怀、有节操的好少年。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学生德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学生德育的现状主要有两点表现:第一,学生并没有养成以智育促德育的习惯,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学会课文知识,而至于如何达成德育目标,其自身并无明确目标和计划。第二,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一样,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德育。
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角度,学生德育的现状都不乐观,这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努力摆脱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深入理解“立德”和“树人”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所谓“立德”,就是让学生形成某种可贵的思想道德品质,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念,“立德”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诚心、有善心的好人,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内在品质,成为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
所谓“树人”,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规范、良好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做人做事都体现出良好的内心修养,外化于行时能给他人一种美好、幸福、快乐的享受,成为人人喜爱、尊敬之人。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不谋而合,即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和行为互动能力,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底线和方向。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
德育和语文融合首先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即德育为语文赋予更高层次的教学追求,语文为德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科学的素质教育。
(一)在课文中名家介绍中渗透德育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名家的介绍,或是介绍其生平,或是介绍其著作,总之,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可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指引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整理课文中关于名家介绍的部分,以此渗透德育故事。
比如在教学《詹天佑》时,这篇文章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他对中国工程领域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是一位值得永世称颂的伟大科学家,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重点讲詹天佑的故事,引出詹天佑对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事业起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渗透“无私奉献,热爱祖国,不怕困难”等美好的精神品质。
(二)在语文的作文训练中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作文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必然也是渗透德育思想的主阵地。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多采用“主题”式作文方式,以开放/半开放题目让学生抒情表意,这样才能引导其深入分析和领悟德育思想,收获新知。
比如在名著导读《爱的教育》中,教师以“爱”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抒情文,题目采用半开放式,比如“爱是______”,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想一想爱是什么,爱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我们应如何拥有和珍惜爱。学生在写作时会自然而然想到家人、朋友、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但他们尚不能完全理解表达爱之深意。此时教师就可以渗透德育思想,从先贤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阐述爱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产生向往爱、渴求爱、播撒爱的愿望,成为有爱之人。
(三)在课外的实践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实践阅读中,学生拥有非常自由的阅读环境,心理压力很小,阅读兴趣也足,此时渗透德育教育自然也事半功倍。教师需引导学生有意识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涉猎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在欣赏体悟的过程中陶冶心灵,完善自我。
比如在名著导读《童年》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还要涉猎更多与之相关的课外读本,比如《光阴的故事》《我的朋友》《在人间》等等,虽然有些作品学生尚不能完全读懂,但就珍惜时间、追求幸福这一点来说,小学生已心有所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做一张时间规划表”“列出幸福的五件事”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感受光阴的可贵和生命的重量,成为珍惜时光,热爱生活之人。
(四)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并在此过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收获满满的幸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最好是以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观念为主题。
比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提到“大自然”,自然就能想到“环保”,环保节能作为世界发展大势,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核心,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组织“保护自然”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植树造林、清洁卫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环保理念,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素质的环保小卫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需在立德树人的辅助下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立德树人的引导下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情怀、有节操的好少年。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