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 李小玲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唐谷镇唐干寄宿制小学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文章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切实做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更好展开阅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
1、引言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也是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如何立足教材实际,围绕既定的教学围绕,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展开阅读教育教学活动尤为关键。由此可见,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分析
2.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还是停留在阅读文章的分析上面,单纯着眼于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及关系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观点等,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能通过每一次的阅读训练,来夯实自己的语文阅读基础。这种阅读教学,使得学生能一个一个的解决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但是使得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从某些方面来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久而久之,学生上课文阅读课时,文章中鲜活的艺术形象没有了,丰富的个人感受也没有了,剩下的多半破碎的不全面的理解而已。
2.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现代教育强调探索和创新知识,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问答的模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
首先就是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小学生能否培养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如教师能够发现并且奖励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良好表现,那么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教育学生喜欢语文课,体会并理解阅读的兴趣。教学活动中,尽量增加其趣味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说到阅读能力,很多教师想到的是:读懂词语、句子、段、篇,从而联想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认为训练这些就是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不完全理解。既没有真正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懂并不难,难的是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里面说的是“重点”,当然还有别的能力。新课标还提出“逐步教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本领”。所以还应当有语感,朗读、默读、背诵以及速读等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和基础。
第三就是引导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和认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些与成年人比较,有时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的写作,表达的正是他们的童真童趣。阅读教学需要结合对文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理解语言的形式,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安顿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以及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第四就是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包括阅读疑问和阅读体会。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自己深刻认识,胜过别人的深刻认识。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存在,树立学生牢固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阅读,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体验的过程。
第五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阅读中学生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应是开放的,阅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外,如图书馆、报刊亭等。阅读应该具有挑战性,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标新立异。阅读更应该具有实践性,要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结语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他们的欣赏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苏群燕、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0,22
[2]刘相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快乐阅读.2011,18
[3]李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
1、引言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也是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如何立足教材实际,围绕既定的教学围绕,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展开阅读教育教学活动尤为关键。由此可见,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分析
2.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还是停留在阅读文章的分析上面,单纯着眼于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及关系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观点等,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它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能通过每一次的阅读训练,来夯实自己的语文阅读基础。这种阅读教学,使得学生能一个一个的解决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但是使得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从某些方面来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久而久之,学生上课文阅读课时,文章中鲜活的艺术形象没有了,丰富的个人感受也没有了,剩下的多半破碎的不全面的理解而已。
2.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现代教育强调探索和创新知识,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问答的模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
首先就是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小学生能否培养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如教师能够发现并且奖励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良好表现,那么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教育学生喜欢语文课,体会并理解阅读的兴趣。教学活动中,尽量增加其趣味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说到阅读能力,很多教师想到的是:读懂词语、句子、段、篇,从而联想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认为训练这些就是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不完全理解。既没有真正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懂并不难,难的是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里面说的是“重点”,当然还有别的能力。新课标还提出“逐步教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本领”。所以还应当有语感,朗读、默读、背诵以及速读等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和基础。
第三就是引导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和认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些与成年人比较,有时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的写作,表达的正是他们的童真童趣。阅读教学需要结合对文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理解语言的形式,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安顿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以及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第四就是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包括阅读疑问和阅读体会。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自己深刻认识,胜过别人的深刻认识。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存在,树立学生牢固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阅读,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体验的过程。
第五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阅读中学生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应是开放的,阅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外,如图书馆、报刊亭等。阅读应该具有挑战性,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标新立异。阅读更应该具有实践性,要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结语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他们的欣赏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苏群燕、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0,22
[2]刘相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快乐阅读.2011,18
[3]李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