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作者】 田 丽
【机构】 新疆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小学
【正文】 【摘 要】 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养成主要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完成。鉴于当下國内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对学生阅读能力重视不足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从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式的传授,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阅读教学;阅读兴趣;有效性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
纵观国内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小学课本的阅读内容普遍较为陈旧,这是非常突出的缺点。首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部分中,学生阅读的主要素材均来源于课本,教师教学也过分依赖于课本。老师的教学形式往往循规蹈矩,缺乏新意,违背了国家倡导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内容的初衷[1]。其次,教师对书本以外的知识往往缺乏补充,这使学生只能刻板的接受课堂知识,阻碍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高效阅读教学方法。如在讲解《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道具,如饮料瓶,小石子等,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乌鸦喝不到眼前水的焦灼无奈。随后投入石子提升水位,让学生感受到水位升高时乌鸦的欣喜若狂,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寓意。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构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小学生们的行为有一定的模仿性,他们往往会跟随周围同学的行为,具有从众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心理,设置奖励规则,鼓励小学生自主阅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张奖励公示栏,对完成阅读任务的同学提出表扬,以此带动学生阅读氛围。
二、教授正确的阅读方式
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备案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及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安排阅读内容,将高效实用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整理重要信息,提炼原文主旨。例如教授学生学会精读法,精读法是指逐字逐句对文章内容进行熟读分析的阅读方法,老师可以选择文章中一些词句优美,内涵深刻的段落让学生进行精读,仔细揣摩作者思想。适当条件下老师需要加以引导,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再如可以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形成完整的文章脉络,增加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应当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追求目标。例如在讲到《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询问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什么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并围绕这个关注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做详细阐述,使学生能够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的内容易于理解,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教师需要把“不懂就问”这一主题贯穿到教学方式之中,从而使学生形成多角度理解的阅读习惯。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阅读方式,拥有高效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能够读懂更为深刻的文章,为日后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现代社会是一个数字化信息社会,我们需要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课本内容往往不具有时效性,内容范围也相对狭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此外,课外书籍的内容、文体等方面均与课本文章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无法完全适应于阅读课外书籍。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处于黄金时期,所以老师应当挑选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制成清单,推荐给学生。例如《唐诗三百首》,可以让学生领悟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接触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吸收不同的思辨能力,积累更多的写作手法,这些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将产生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的阅读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成为内涵丰富的文化人士。扩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阅读好的文章、书籍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开阔学生视野。
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阅读兴趣激发为起点、以阅读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为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立足课内、延展至课外,利用高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小学生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方武.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04):24-28.
【关键词】 阅读教学;阅读兴趣;有效性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
纵观国内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小学课本的阅读内容普遍较为陈旧,这是非常突出的缺点。首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部分中,学生阅读的主要素材均来源于课本,教师教学也过分依赖于课本。老师的教学形式往往循规蹈矩,缺乏新意,违背了国家倡导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内容的初衷[1]。其次,教师对书本以外的知识往往缺乏补充,这使学生只能刻板的接受课堂知识,阻碍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高效阅读教学方法。如在讲解《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道具,如饮料瓶,小石子等,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乌鸦喝不到眼前水的焦灼无奈。随后投入石子提升水位,让学生感受到水位升高时乌鸦的欣喜若狂,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寓意。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构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小学生们的行为有一定的模仿性,他们往往会跟随周围同学的行为,具有从众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心理,设置奖励规则,鼓励小学生自主阅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张奖励公示栏,对完成阅读任务的同学提出表扬,以此带动学生阅读氛围。
二、教授正确的阅读方式
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备案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及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安排阅读内容,将高效实用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整理重要信息,提炼原文主旨。例如教授学生学会精读法,精读法是指逐字逐句对文章内容进行熟读分析的阅读方法,老师可以选择文章中一些词句优美,内涵深刻的段落让学生进行精读,仔细揣摩作者思想。适当条件下老师需要加以引导,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再如可以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形成完整的文章脉络,增加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应当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追求目标。例如在讲到《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询问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什么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并围绕这个关注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做详细阐述,使学生能够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的内容易于理解,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教师需要把“不懂就问”这一主题贯穿到教学方式之中,从而使学生形成多角度理解的阅读习惯。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阅读方式,拥有高效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能够读懂更为深刻的文章,为日后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现代社会是一个数字化信息社会,我们需要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课本内容往往不具有时效性,内容范围也相对狭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此外,课外书籍的内容、文体等方面均与课本文章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无法完全适应于阅读课外书籍。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处于黄金时期,所以老师应当挑选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制成清单,推荐给学生。例如《唐诗三百首》,可以让学生领悟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接触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吸收不同的思辨能力,积累更多的写作手法,这些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将产生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的阅读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成为内涵丰富的文化人士。扩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阅读好的文章、书籍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开阔学生视野。
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阅读兴趣激发为起点、以阅读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为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立足课内、延展至课外,利用高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小学生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方武.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0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