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训练 对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作用
【作者】 黄 严
【机构】 江苏省泗洪县青阳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本文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自我效能训练为实践进行细致研究,以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成绩为研究出发点,提出在元认知与自我效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优化策略,用来缓解现今小学数学成绩普遍提升效率缓慢等一系列教学问题。
【关键词】 元认知;自我效能感训练;小学数学成绩
科技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生产方法和社会文化,21世纪的人类生存在是一个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基于知识积累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构成理论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元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最能满足人们信息时代理论学习的需求。尽管近几十年来数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但也存在新问题。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心理素质并不理想。针对小学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进行元认知的树立以及进行自我效能感训练,实现小学数学成绩提高。
一、元认知能力概念
所谓的“元认知能力”是指“记忆和认知”,即对个人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是Flawell于1976年在他的书《认知发展》中首次阐述了这一概念。看到定义非常令人困惑,但是并不难理解。简而言之,它是关于识别和反映自己的思维过程。示例:事件A发生,进而人脑反应B发生,再进一步进行反思:为什么会有反应B,对吗?紧接着大脑会反应出“练习C更好吗?”到最后的思考结果——使用方法C。儿童的元认知在发展方面取得了两个重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大约5岁的时候,孩子们将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策略。第二,大约12岁,小学生是这两个跳跃期的核心。但是,元认知技能是相对抽象的,当一个孩子第一次意识到这种意识时,对它的理解不足会导致其元认知能力的缺失。
二、自我效能感训练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首次提出的,认为该项能力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充分发挥作用,是人类在某种情况下采取某些行动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该项能力主要表明个人对自我相关能力的感知。高“自我效能感”使人们认为他们有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并做好工作。自我效能低下的人对事务产生消极的想法,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动力。自我效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通过个体和其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能力。在所习得的环境影响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意识和积极的练习来提高自我效能。
三、元认知与自我效能训练对数学教学策略的改善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自我效能感
兴趣是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最大的源动力。为此,在开展数学教学前,教师应重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对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分析,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围绕这些教学重难点设计数学问题,重视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教学素材,增强数学问题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完成提问之后,教师应重视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结合相关数学知识主动展开数学综合应用实践,让学生思维的元认知和自我效能得到有效呈现[4]。例如,例如,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专项学习中,教师可设置闯关小游戏,可以设置多道关卡,比如第一关,准确说出多媒体白板上的时间,第二关,在表盘上画出相应时间的分针时针,还要准备指针式手表,由同学们亲自计时,然后,游戏组和计时组互换游戏角色,游戏继续,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巧妙设疑,方能激趣”,教师应设置贴合教学目标、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够像“导火索”一般,点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的元认知得以呈现。这样的活动设计,不光参加游戏的同学巩固了知识,负责计时的同学也学会了怎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游戏的参与者与旁观者都可以得到思维的锻炼,进而提升数学成绩。
(二)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构建的教学模式的导学部分,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学情,认知能力对教学资源进行创新优化,设置启发激励性的问题情境,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小学数学智慧课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智慧,创新性的智慧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教育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5]。例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的概念之后,开始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的,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智慧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式的情境代入,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应用。首先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物品入手,在电子屏幕上展示出一个大苹果,然后说:“晓红与晓军是一对兄妹,家里只剩一个苹果了,你打算如何分?”同学们此时会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办法。此时教师适时导入课程主题:“那么将苹果分成一模一样的两份,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法,那么每一份苹果就是一整个苹果的一半,一半的苹果我们也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然后在电子屏幕上打出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开启知识的承上启下元认知,经过思维加工,实现知识的自我效能训练。
结语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自我效能感训练的核心动力所在,而元认知泽德自我意识觉醒的原始状态,而数学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自我数学意识的觉醒。在小学数学中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进而进行自我效能训练,首先能调动学生围绕目标教学内容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其次,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消除畏难心理。在呈现学生元认知的过程之中,有利于点燃数学思维的火花,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丁晓梅,马伟娜.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训练对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作用的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05):464-469.
[2]周楠.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王幼琨.阅读能力、阅读元认知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105-108.
[4]苏琪.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07):62-67.
[5]孙淑敏. 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与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课题批准号B-b/2020/02/1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元认知;自我效能感训练;小学数学成绩
科技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生产方法和社会文化,21世纪的人类生存在是一个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基于知识积累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构成理论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元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最能满足人们信息时代理论学习的需求。尽管近几十年来数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但也存在新问题。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心理素质并不理想。针对小学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进行元认知的树立以及进行自我效能感训练,实现小学数学成绩提高。
一、元认知能力概念
所谓的“元认知能力”是指“记忆和认知”,即对个人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是Flawell于1976年在他的书《认知发展》中首次阐述了这一概念。看到定义非常令人困惑,但是并不难理解。简而言之,它是关于识别和反映自己的思维过程。示例:事件A发生,进而人脑反应B发生,再进一步进行反思:为什么会有反应B,对吗?紧接着大脑会反应出“练习C更好吗?”到最后的思考结果——使用方法C。儿童的元认知在发展方面取得了两个重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大约5岁的时候,孩子们将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策略。第二,大约12岁,小学生是这两个跳跃期的核心。但是,元认知技能是相对抽象的,当一个孩子第一次意识到这种意识时,对它的理解不足会导致其元认知能力的缺失。
二、自我效能感训练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首次提出的,认为该项能力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充分发挥作用,是人类在某种情况下采取某些行动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该项能力主要表明个人对自我相关能力的感知。高“自我效能感”使人们认为他们有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并做好工作。自我效能低下的人对事务产生消极的想法,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动力。自我效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通过个体和其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能力。在所习得的环境影响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意识和积极的练习来提高自我效能。
三、元认知与自我效能训练对数学教学策略的改善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自我效能感
兴趣是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最大的源动力。为此,在开展数学教学前,教师应重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对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分析,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围绕这些教学重难点设计数学问题,重视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教学素材,增强数学问题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完成提问之后,教师应重视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调动学生结合相关数学知识主动展开数学综合应用实践,让学生思维的元认知和自我效能得到有效呈现[4]。例如,例如,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专项学习中,教师可设置闯关小游戏,可以设置多道关卡,比如第一关,准确说出多媒体白板上的时间,第二关,在表盘上画出相应时间的分针时针,还要准备指针式手表,由同学们亲自计时,然后,游戏组和计时组互换游戏角色,游戏继续,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巧妙设疑,方能激趣”,教师应设置贴合教学目标、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够像“导火索”一般,点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的元认知得以呈现。这样的活动设计,不光参加游戏的同学巩固了知识,负责计时的同学也学会了怎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游戏的参与者与旁观者都可以得到思维的锻炼,进而提升数学成绩。
(二)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构建的教学模式的导学部分,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学情,认知能力对教学资源进行创新优化,设置启发激励性的问题情境,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小学数学智慧课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智慧,创新性的智慧数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教育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5]。例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的概念之后,开始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的,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智慧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式的情境代入,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应用。首先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物品入手,在电子屏幕上展示出一个大苹果,然后说:“晓红与晓军是一对兄妹,家里只剩一个苹果了,你打算如何分?”同学们此时会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办法。此时教师适时导入课程主题:“那么将苹果分成一模一样的两份,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法,那么每一份苹果就是一整个苹果的一半,一半的苹果我们也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然后在电子屏幕上打出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开启知识的承上启下元认知,经过思维加工,实现知识的自我效能训练。
结语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自我效能感训练的核心动力所在,而元认知泽德自我意识觉醒的原始状态,而数学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自我数学意识的觉醒。在小学数学中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进而进行自我效能训练,首先能调动学生围绕目标教学内容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其次,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消除畏难心理。在呈现学生元认知的过程之中,有利于点燃数学思维的火花,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丁晓梅,马伟娜.元认知和自我效能感训练对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作用的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05):464-469.
[2]周楠.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王幼琨.阅读能力、阅读元认知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105-108.
[4]苏琪.远程学习者元认知、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07):62-67.
[5]孙淑敏. 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与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课题批准号B-b/2020/02/1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