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高段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坎杰古丽·托叶坎

【机构】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喀尔坎特学校



【正文】  【摘 要】 文章简单叙述小学数学老师怎样更好的运用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一种更新的课程教学形式,要想更好的应用此种课程教学形式就应当进一步的发现小学数学高年级学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简单解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寻找到较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高年级;运用解析

  小学生的自主能力非常的差,依旧处在非常贪玩的状态,小学数学老师要想激发小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如若教学课堂可以像玩一样有趣小学生必定会喜爱这个教学课堂,那么下文就讲述小学数学老师怎样提升教学课堂的气氛。
  一、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课程教学形式的约束
  大多数小学都非常注重小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对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考试成绩非常关注,这些小学生即将面对小升初考试,小升初考试的成绩将决定着这些小学生是否可以去较为优异的初中进行学习。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部分小学领导者以及小学老师都会受到传统课程教学形式的极度影响,小学数学老师习惯于应用以往较为传统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式以及填鸭式课程教学方式,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课程教学目标,素养教学要求小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而传统的课程教学形式课堂则是老师“独角戏”的舞台,小学数学老师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主体,小学生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整个教学以及课堂都是围绕着小学数学老师展开的[1]。
  (二)小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导致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数学课程是一门较为乏味枯燥的课程,其不像语文课程的语言一样有趣生动,也不像英语课程一样能够创设情境对话,学习非常有趣的字母;数学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需要具有非常强烈的逻辑性思维,不是小学生死记硬背就能够考出好成绩的课程,小学生处在克服勤奋感获取自卑感的状态,如若小学生对数学课程进行非常努力的学习,但是在考试当中仍然无法考出较好的成绩就会致使小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厌恶感,或者是极大程度降低了小学生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小学生进行理解的能力较差,想法非常的单纯,小学生基本都不清楚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的最终目标以及自己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致使小学生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的积极性非常的差。
  二、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高段当中运用的策略
  (一)学生为教学主体,进一步的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都是非常喜欢玩的,只要小学数学老师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课堂当中激发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就是激发小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积极性的基础,正确的引领小学生[2]。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小学生是主体,小学数学老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小学数学老师实际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小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的发挥出来,使得小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让小学生自己来处理自己提出的问题,使得小学生进一步的收获成功感以及满足感。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运用启发式课程教学方式,为小学生提供进行思考的空间,这样一来小学生就会得到更为优异的进展以及表述自身能力,对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育[3]。比方说,在对《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根据小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经验,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小学生对“空间几何”的基本认识,从实际生活引进到教学课堂,进而进一步的加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的激发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积极性。
  (二)增强小学数学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
  以往较为老旧的课程教学形式致使在教学课堂当中小学数学老师就是整节课堂的主体,而小学生是被迫的进行学习,为了能够转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小学数学老师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小学生与小学数学老师的内心想法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为了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新学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在教学课堂当中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多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以及交流,以小学数学老师询问小学生回答的课程教学形式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充分了解小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内容进行掌控的程度。师生互动加强了小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比方说,在对《负数》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当中,首先可以选用游戏教学,从自身拥有的以及花掉的钱做一个游戏当中的有奖问答游戏,其次就是回忆在观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氛主持人怎么样读出来,使得小学生更为充分的对正负数进行了解。仔细观察正负数的中界点,还有就是仔细观察“0”这个数字属于正数还是负数。通过一系列的有奖问答游戏使得小学生对负数形成较为初步的认识。
  结语
  总的来说,在对小学数学课程当中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小学生会非常讨厌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觉得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非常的乏味枯燥,但是通过小学数学老师的正确引领,应用更新的课程教学方式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活跃整个数学教学课堂,使得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快乐当中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燕晖.微课学习在小学高年段数学“复习巩固”环节对学困生的影响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4):61-64.
  [2]饶丽.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焦虑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A小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20):71-74.
  [3]余红连.基于课例的数学预习单策略研究——农村小学中高段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开发和使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