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 唐崇宇

【机构】 四川省沐川县沐川中学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加大新课改的力度。各式各样的公司对各式各样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由于时代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思维和新的发展模式,由此可见“填鸭式”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极不为现在的社会所接受,完全适应不了全新的社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结合,大大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高中数学教师先要做好备课的工作
  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习惯于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个人主讲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习惯的引导下,教师常常忽略教学备课的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往往存在脱离教学实际的潜在性隐患,严重的时候教师的数学课堂有可能面临着学生不愿听、听不懂的教学问题。对此,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转变备课方式的环节入手,从自我空想式的备课方式,转变为契合实际的备课方式。?
  具体来讲,教师的备课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在备教材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具体教材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数学学科知识的设置上,尽管教学内容未发生大的变化,但在具体的实例说明中会采取与现代实际生活内容相贴近的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后,才能够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备学生方面,教师需要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以及人际交往等相关的情况,以便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需要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建议,认真学习并了解包括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小组合作等在内的教学方式,以便在教学中随时适宜的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继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营造创新高中数学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最后,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三、改变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所谓的课程改革,是改革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思想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要依据,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改变教师教的方式。新课改前高中数学作为一门较抽象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整堂课都在讲台上不断地讲知识,并不注意学生是否吸收,是否真正的理解,而是根据自己的计划,对该知识点进行阐述。在新课改提出后,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2.改变学生学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复习课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与再学习,同时也是高三数学的主要内容。当前数学复习课堂效率较为低下、复习方式呆板、学生兴趣不高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表现。?为了提高高中上数学复习课程的课堂效率,教师要注重复习过程中的“新”与“精”。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复习中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重新回归课本,根据学案的要求和内容进行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巩固,掌握重点和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取例题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同时要注重对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对常用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的概括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变式练习,针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适当地进行变式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综上所述,由于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影响,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且重要。想要提升课堂效率,教师能采取新的措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目前部分教师还存在一个十分落后的观念,依然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一堂课上讲述了大量的内容。事实上学生最终学习到的部分才是教师课堂效率的有效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英刚.张梅.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6)。
  [2]陈俊华.余敏.韩怀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