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作者】 旦巴仁欠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第二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无疑是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的操作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分层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在教学中老师才能有得放矢。因此每接一个班级,我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成绩、行为、家庭情况、作业是否主动完成、责任心以及班级中和谁的关系比较好等等。要了解这些是要花大量时间的,我的做法是:召开不同形式的学生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重点家访以及向班主任和原来的任教老师了解情况。然后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即成绩优秀层、中等成绩层和学困层,我把它叫做“金牌”层、“银牌”层和“铜牌”层),其次,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编排小组,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学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是主体。之后便是各小组各显神通,选组长,起组名,确定学习目标、口号。而小组的竞争机制也是我和几位组长在征求组员的意见后一起商定的。小组的起评分是他们上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都制定了赶超的小组,每个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标、一学期目标和赶超的对象。这样既形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组员之间的竞争、同一层次学生的竞争,也增强了小组的团结互助。
二、备课分层
对于教学目标,学困生层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层次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对于教学内容: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
三、教学过程要分层施教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最好层面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低层面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中等层次的学生,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四、课堂提问、设问分层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五、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分层
不止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但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侧重于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好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联系,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即做创造性的练习,注意一题多解,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作业意在克服了整体划一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已不是负担。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中间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困生层学生主要是补课,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康迎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2期。
[2] 朱昕 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年,14期。
[3]孙宏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4]黄秋芳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08期。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无疑是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的操作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分层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在教学中老师才能有得放矢。因此每接一个班级,我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成绩、行为、家庭情况、作业是否主动完成、责任心以及班级中和谁的关系比较好等等。要了解这些是要花大量时间的,我的做法是:召开不同形式的学生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重点家访以及向班主任和原来的任教老师了解情况。然后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即成绩优秀层、中等成绩层和学困层,我把它叫做“金牌”层、“银牌”层和“铜牌”层),其次,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编排小组,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学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是主体。之后便是各小组各显神通,选组长,起组名,确定学习目标、口号。而小组的竞争机制也是我和几位组长在征求组员的意见后一起商定的。小组的起评分是他们上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都制定了赶超的小组,每个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标、一学期目标和赶超的对象。这样既形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组员之间的竞争、同一层次学生的竞争,也增强了小组的团结互助。
二、备课分层
对于教学目标,学困生层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层次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对于教学内容: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
三、教学过程要分层施教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最好层面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低层面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中等层次的学生,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四、课堂提问、设问分层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五、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分层
不止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但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侧重于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好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联系,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即做创造性的练习,注意一题多解,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作业意在克服了整体划一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已不是负担。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中间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困生层学生主要是补课,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康迎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2期。
[2] 朱昕 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年,14期。
[3]孙宏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4]黄秋芳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