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课前预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罗达静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被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这三个阶段,其中,课堂预习表现学生提前学习教学内容,因其反映效果不明显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但课前预习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它反映在学生对课堂讲解知识的学习速度,学生自主学习时把握重点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应用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从而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 课前预习;初中数学;开拓思路;提高效率;自学能力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延伸,同时也是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在此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力,但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仍需要发展和提高。课前预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并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课前预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开拓数学学习思路
  课前预习作为一个经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学习阶段,在开拓学生数学学习思路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内容较为基础,且书中例题解释过程较为详细清晰,能够让学生在预习后对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程度的了解。除此之外,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能通过将预习知识与学习过的知识相联系而产生对数学的新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联系中开拓数学学习思路,让数学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变得更加简单明了。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正数和负数”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下一节内容“有理数”进行简单的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有理数是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的统称,正有理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而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这时,学生可以联想到刚刚学习过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正数和负数与有理数之间的联系,以及之前学习过的正分数和负分数与有理数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字的分类框架,完成对数字分类的认识。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思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到将学习过的知识相联系并整合的可行性,从而获得新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辨别出本节内容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部分,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理解,并记录下自己不能够理解的知识,这些是课前预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教学进度的进行,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中对课前自身理解不到位的知识内容可能会更加认真地倾听教师的讲解。通过以上过程,学生可以对课堂基础知识和课堂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从而通过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了解到在本節课内,二元一次方程是基础的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二元一次方程度的解法,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解内容做出不同的反应,与此同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的进行做出更改,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掌握的教学内容由教学改为考察,并加大对课堂内容重难点的教学讲解,以适应学生对于教学进度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通常在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在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下,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人这一观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和支持,而教师仅仅作为教学知识传授者这一现象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个人发展的需求。课前预习这一学习过程中仅有学生一种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初步了解,还能够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学生在预习“不等式以及其解集”这一部分内容时,能够对不等式的解题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可以解决一些基础的不等式问题。再比如学生在预习“立方”这一部分内容时,能够回想之前学习过的“乘方”这一部分内容,并对这两个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思考与辨析。除此之外,教师在要求学生坚持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当天的听课体会进行记录,并把听课过程和自己预习时的过程进行比较、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的深度和广度。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环节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初中数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事半功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千梅.初中数学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初探[J].农家参谋,2018(09)
  [2]程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