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法之我见
【作者】 陶 蓉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做好应用题复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效果的重要举措。本文笔者着重阐述应用题复习的几种方法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兴趣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层次联系紧密,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学生更加头疼。因为解答应用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应用题它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从小学一年级简单的不需要进行回答的应用题,到小学六年级比较完善正规的应用题,都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尤其到期末来临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系统的复习。这是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面对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总结了几点有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法,希望能够给老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重视基础训练,强化数量关系
俗言道:万丈高楼从地起,那么学习数学亦然如此,必须从基础知识如手,必须系统掌握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才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所谓数学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复习时,笔者特意安排了一些补充条件的问题和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两个条件;看到两个条件能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出些有助于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如给出两个条件:甲数是8,乙数是6,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提出些问题。练习时,先要求学生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乙数占甲数的几分之几”等。然后再要求学生提出用两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乙数占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等。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复习时笔者还采用给名称让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在编题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数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只有准确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如增加、增加到、增加了,提高、提高到、提高了,扩大,缩小等。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易混的术语,如减少了和减少到等要让学生区别清楚。
2、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我们在复习时侧重教给分析法。例如:刘师傅计划做760个零件,已经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40个,其余的5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分析方法是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即:①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必须知道余下的个数和工作的天数(5天)这两个条件。②要求余下多少个,就要知道计划生产多少个(760个)和已经生产了多少个。③要求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需要知道已经做的天数(4天)和平均每天做的个数(40个)。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要求学生把分析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说清楚,就证明他的思维是理顺的。既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表述的分析过程。
3、系统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对于过去学过的知识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8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0%,结果用12.5天就完成任务。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对于这个题,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以下解法:①80×(1+20%)×12.5÷8=15(天);②12.5×(1+20%)=15(天);③设计划用x天完成。80x=80×(1+20%)×12.5x=15;④设原计划用x天完成。80∶80×(1+20%)=12.5∶x =15。
4、题型归类,针对性训练
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可以分为若干种类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等。如果教师能够对这些应用题进行同一类型的归类,并针对一个类型进行反复的习题训练,那么学生就会对此类型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知。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不等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主要指对学生进行习题的量的训练,使得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这种教法不能够适应目前的素质教育,相反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出现逆反心理,教育就会事倍功半。而同类型题的归类,则是让学生对同一类型数学应用题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低,教师适当的进行同类题型的归类,既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类思想。有助于以后的各科学习。
5、用好数学纠错本,进行错因归类
学生对于一些自己做错的题,即使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订正,但是如果出现问题,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要求学生人手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做错的应用题进行双色笔的记录。并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每天家庭作业完成之后,对错题本进行重复记忆和分析,教师或者家长帮助孩子分析错因,进行思维强化。采取这样的措施后,学生作业错误明显下降,数学成绩也有明显提升,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的复习方法很多,以上只是个人在教学上的一点尝试,也还不够完善,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提高。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就能在应用题复习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愿与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一道致力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开发,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高效教学的研究,共同提高小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贡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兴趣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层次联系紧密,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学生更加头疼。因为解答应用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应用题它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从小学一年级简单的不需要进行回答的应用题,到小学六年级比较完善正规的应用题,都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尤其到期末来临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系统的复习。这是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面对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总结了几点有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法,希望能够给老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重视基础训练,强化数量关系
俗言道:万丈高楼从地起,那么学习数学亦然如此,必须从基础知识如手,必须系统掌握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才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所谓数学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复习时,笔者特意安排了一些补充条件的问题和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两个条件;看到两个条件能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出些有助于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如给出两个条件:甲数是8,乙数是6,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提出些问题。练习时,先要求学生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乙数占甲数的几分之几”等。然后再要求学生提出用两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乙数占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等。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复习时笔者还采用给名称让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在编题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数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只有准确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如增加、增加到、增加了,提高、提高到、提高了,扩大,缩小等。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易混的术语,如减少了和减少到等要让学生区别清楚。
2、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我们在复习时侧重教给分析法。例如:刘师傅计划做760个零件,已经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40个,其余的5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分析方法是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即:①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必须知道余下的个数和工作的天数(5天)这两个条件。②要求余下多少个,就要知道计划生产多少个(760个)和已经生产了多少个。③要求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需要知道已经做的天数(4天)和平均每天做的个数(40个)。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要求学生把分析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说清楚,就证明他的思维是理顺的。既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表述的分析过程。
3、系统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对于过去学过的知识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8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0%,结果用12.5天就完成任务。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对于这个题,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以下解法:①80×(1+20%)×12.5÷8=15(天);②12.5×(1+20%)=15(天);③设计划用x天完成。80x=80×(1+20%)×12.5x=15;④设原计划用x天完成。80∶80×(1+20%)=12.5∶x =15。
4、题型归类,针对性训练
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可以分为若干种类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等。如果教师能够对这些应用题进行同一类型的归类,并针对一个类型进行反复的习题训练,那么学生就会对此类型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知。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不等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主要指对学生进行习题的量的训练,使得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这种教法不能够适应目前的素质教育,相反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出现逆反心理,教育就会事倍功半。而同类型题的归类,则是让学生对同一类型数学应用题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低,教师适当的进行同类题型的归类,既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类思想。有助于以后的各科学习。
5、用好数学纠错本,进行错因归类
学生对于一些自己做错的题,即使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订正,但是如果出现问题,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比较高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要求学生人手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做错的应用题进行双色笔的记录。并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每天家庭作业完成之后,对错题本进行重复记忆和分析,教师或者家长帮助孩子分析错因,进行思维强化。采取这样的措施后,学生作业错误明显下降,数学成绩也有明显提升,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的复习方法很多,以上只是个人在教学上的一点尝试,也还不够完善,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提高。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就能在应用题复习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愿与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一道致力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开发,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高效教学的研究,共同提高小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