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蒋军丽

【机构】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镇城关完小



【正文】  【摘 要】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璀璨瑰宝,也更好的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将之和家庭教育相融入,不仅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更有助于良好家风的构建,进而为孩子良好生活习惯、性格的养成提供有效支持。基于此,笔者从多个角度出发砂,首先简单地概述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不良后果,然后着重分析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家庭教育;重要作用

  我国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学艺术瑰宝,同时这些传统优秀文化更是我们中国智慧的结晶。我国传统文化是可以理解成为经过长期发展所演变而成的能够展示民族风貌、及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博大精深,泽被后世,不仅仅包含着诗词歌赋、文学典集,诸如人文风俗、语言文字、先贤的思想道德等等都涵盖在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家庭教育中,对家庭教育予以反哺,能够弥补因家庭教育的不当而衍生的社会问题,对于构建当代和谐、稳定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探究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不良后果
  1.1重智轻德,舍本逐末型的家庭教育
  从目前来看,现代大多数父母多是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单单依靠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务必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往往是背本趋末,最终使得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才无德,德不配位。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刘俊卿,是典型家庭教育重智轻德下的缩影,剧中刘三爹因对刘俊卿过于溺爱,只是一味地让其“读书”,甚至将其亲妹妹抵到王家去做丫鬟,对于刘俊卿的任何物质需求其父亲都予以满足,而没有重视对其的德育教育,最终导致刘俊卿走入歧途。某种程度而言,刘俊杰的家庭教育正是当代大多数家长重智轻德的缩影,家长过于在于孩子的课业成绩、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没有对孩子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予以关注和重视,孩子德守不坚、言行愚昧,正是家长舍本求末教育方式的结果,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塑造更是百害无一利的,需要长辈对此予以反思,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
  1.2随意放任,拔苗助长型的家庭教育
  成龙电影“新警察故事”中,最大的反派阿祖,其本身也是“好孩子”,只不过成长过程中,由于其父母随意放任,其父亲拔苗助长,这两种反差教育模式下,使得阿祖失去了本来的美好天性,并且借助于追求暴力刺激来肯定自己,最终也使得自己走向歧途。造成此种人物悲剧的恰恰是家庭教育不当所导致的,无论是电影故事中阿祖父亲教育方法不恰当,过于拔苗助长,还是阿祖母亲溺爱偏护、纵容放任都不可称之为恰当的家庭教育。回到本文研究背景中来,现实生活多少父母的家庭教育也正是阿祖父母的缩影,父严母慈看似正是中国式家长的典型缩影,但是却没有真正地正确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孩子。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全部强加给孩子,盲目地为孩子设置作业,不问孩子兴趣爱好就让其参加兴趣班、培训班,而对于孩子经济需求方面,家长则是尽量满足其需求,这导致大多数孩子内心世界空虚,极易加剧其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的滋长和蔓延。
  2、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我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分分支,从家庭视角分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增强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对于构建良好的家风、家训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了;从社会层面来看,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催化剂,对于构建文明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和传承的精品,同时也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岁月更替和历史沉淀中,其逐步删繁化简、存优除劣,形成了一支我国特有的文化品牌。将其引入到家庭教育中,能够发挥出充分的导向意义和指导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升家长的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性格、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认知以及行为习惯等等都与父母的家庭教育呈现密切的联系。通过为父母灌输传统文化,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父母对字女的教育观念,使得其能够将所学知识整合和梳理成一以贯之的系统,进而促进家长个人素质的有效提升,也为今后家庭教育的成功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有助于找到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家庭教育较之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以亲情为纽带开展的教育,而且其方法性也较强,无论是岁月变迁,还是家庭成员更迭,也不管孩子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中,就家庭教育来说,它都不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的,而是可以寻找到较强的落脚点,在此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最终为孩子灌输正确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而这个着力点就是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比如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了培养一个人的步骤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培养孩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道德经提到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王阳明学说也强调了要“格物致知”等等,这些我国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都教授了孩子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可以通过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清晰认识到自身家庭教育体系的不足之处,这样可以为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防止很多家长将家庭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延伸板块。
  结束语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意在统筹推进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发展,发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马芳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以武都区家庭教育为案例[J].教育革新,2020(08):14.
  [2]陈茹香.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世纪桥,2016(0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