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作者】 胡建平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
【正文】 【摘 要】 体育学科构成了初中学科体系中的关键,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学校针对体育课都在着眼于逐步推进课改。依照现阶段的体育课改宗旨,学校针对体育课有必要融入并且渗透德育功能,确保能够紧密衔接德育功能与日常性的体育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以及学校还需在根源上强化当前现存的各项德育工作,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德育方式来优化德育实效性,在此前提下突显了体育与德育紧密衔接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初中体育;德育功能;强化措施
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主阵地是学校,在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学科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循循善诱,防止空洞的说教;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必须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相结合,使体育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体育课程标准》中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要想更好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就要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特点,探求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依据学科的教学特点,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学生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5岁左右,处于少年和青年的临界点,这个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性格还不很稳定,是依赖性、独立性、幼稚性、自觉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个性,可是遇到困难,不会自我解决,极易灰心丧气。在这个时侯教师要及时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依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疑虑心理,让学生信任老师,利用教学方法和内容去教育学生,教育的内容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根据德育内容要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同角色的人所要求的不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体育教学活动目标之一,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范围具有广泛性,体育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寓德育于严格规范中才能使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了条件。体育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请假、不无故旷课;认真听讲、刻苦锻炼、互相帮助和保护、爱护体育器材等;学生从集合整队、队列练习到队形变换必须严格的要求。把体育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习惯,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有清扫运动场、布置场地、搬运器材、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动,体育教师要安排好学生担任某些管理角色,让学生多一份责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养成爱劳动、保护公物的习惯,加强课堂学习主人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课堂的体育竞赛活动中,通过体育竞赛规则和制度的约束,让学生发器械、当裁判、计成绩等,培养学生发扬公开、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和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体育道德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要求全体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取得的成绩无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三、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做到内容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任务以及各种运动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女子排球队、国家乒乓球队等运动员,通过顽强拼搏、艰苦训练、自强不息,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光。针对学生缺乏顽强拼搏、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顽强拼搏、艰苦锻炼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四、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个别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存在畏难情绪,例如跳高练习,大部分学生都以失败收场,这种情况既有技术和身体素质有关,也有怕苦、胆怯、怕困难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当他们畏难胆怯时,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当他们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他们失败时,要分析失败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五、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体育课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体育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将德育教育内容科学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注重对学生坚强毅力、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器材、天气、场地等因素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爱护公物等方面内容进行教育。由于体育项目的多样化,这样也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瑞.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7):90-92.
[2]吕顶峰.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8(03):148-149.
[3]徐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63.
【关键词】 初中体育;德育功能;强化措施
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主阵地是学校,在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学科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循循善诱,防止空洞的说教;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必须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相结合,使体育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体育课程标准》中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要想更好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就要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特点,探求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依据学科的教学特点,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学生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生一般年龄在15岁左右,处于少年和青年的临界点,这个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性格还不很稳定,是依赖性、独立性、幼稚性、自觉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个性,可是遇到困难,不会自我解决,极易灰心丧气。在这个时侯教师要及时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依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疑虑心理,让学生信任老师,利用教学方法和内容去教育学生,教育的内容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根据德育内容要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不同角色的人所要求的不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体育教学活动目标之一,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范围具有广泛性,体育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寓德育于严格规范中才能使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了条件。体育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请假、不无故旷课;认真听讲、刻苦锻炼、互相帮助和保护、爱护体育器材等;学生从集合整队、队列练习到队形变换必须严格的要求。把体育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习惯,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体育教学中,经常有清扫运动场、布置场地、搬运器材、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动,体育教师要安排好学生担任某些管理角色,让学生多一份责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养成爱劳动、保护公物的习惯,加强课堂学习主人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课堂的体育竞赛活动中,通过体育竞赛规则和制度的约束,让学生发器械、当裁判、计成绩等,培养学生发扬公开、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和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体育道德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要求全体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取得的成绩无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三、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做到内容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任务以及各种运动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女子排球队、国家乒乓球队等运动员,通过顽强拼搏、艰苦训练、自强不息,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光。针对学生缺乏顽强拼搏、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顽强拼搏、艰苦锻炼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四、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个别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存在畏难情绪,例如跳高练习,大部分学生都以失败收场,这种情况既有技术和身体素质有关,也有怕苦、胆怯、怕困难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当他们畏难胆怯时,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当他们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他们失败时,要分析失败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五、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体育课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体育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将德育教育内容科学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注重对学生坚强毅力、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器材、天气、场地等因素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爱护公物等方面内容进行教育。由于体育项目的多样化,这样也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瑞.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7):90-92.
[2]吕顶峰.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8(03):148-149.
[3]徐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