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数学课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者】 高祖伦
【机构】 四川省沐川县健全小学
【正文】 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重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形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构建以创新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数学教学活动模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做到和蔼可亲,尽可能用一种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谈,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崇尚创新,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要充分地给予肯定与表扬,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美。对于学生的错误或误解,切忌否定,讽刺,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开放,并在教学中实现融洽配合,才能适时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
二、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向社会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在数学第十二册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中,课本中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②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解答完以上两个问题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无线电一二厂都要招工,你想进哪个厂?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有的说想进一厂,因为一厂的产值高,效益好,可多拿工资;有的说想进二厂,因为二厂虽然效益不好,但工作轻松。这样的问题,不仅巩固和拓展了教材内容,而且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许多平时无法得知的信息,了解到学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的思想状况。对积极的,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去实现理想。对消极的想法,教师给予他们正面引导,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促进创新
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学生新奇大胆的念头,别出心裁的想象,教师不但要给予适当的赞扬肯定,还要及时引导,使其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第九册应用题时,我要求学生做下题:某修路队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7天修完,如果要提前1天修完,平均每天要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几米?学生审题后,几乎都是先求总路长,再求实际每天修的米数,然后用实际每天修的米数减去原计划每天修的米数,得所求问题答案。评讲时,有位学生竟提出能否用60÷(7-1)=10(米),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同学们的纷纷议论,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作法。在教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原计划7天修完,现在要提前1天,只能用6天修完,那么原来第7天修的米数(60米),不是放在前6天来完成吗?这样,只要用60除以6,就得到所求问题答案了,即:60÷(7-1)=10(米)。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一致认为这种解法是此题最优的解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做到和蔼可亲,尽可能用一种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谈,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崇尚创新,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要充分地给予肯定与表扬,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美。对于学生的错误或误解,切忌否定,讽刺,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开放,并在教学中实现融洽配合,才能适时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
二、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向社会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在数学第十二册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中,课本中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②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解答完以上两个问题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无线电一二厂都要招工,你想进哪个厂?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有的说想进一厂,因为一厂的产值高,效益好,可多拿工资;有的说想进二厂,因为二厂虽然效益不好,但工作轻松。这样的问题,不仅巩固和拓展了教材内容,而且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许多平时无法得知的信息,了解到学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的思想状况。对积极的,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去实现理想。对消极的想法,教师给予他们正面引导,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促进创新
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学生新奇大胆的念头,别出心裁的想象,教师不但要给予适当的赞扬肯定,还要及时引导,使其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第九册应用题时,我要求学生做下题:某修路队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7天修完,如果要提前1天修完,平均每天要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几米?学生审题后,几乎都是先求总路长,再求实际每天修的米数,然后用实际每天修的米数减去原计划每天修的米数,得所求问题答案。评讲时,有位学生竟提出能否用60÷(7-1)=10(米),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同学们的纷纷议论,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作法。在教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原计划7天修完,现在要提前1天,只能用6天修完,那么原来第7天修的米数(60米),不是放在前6天来完成吗?这样,只要用60除以6,就得到所求问题答案了,即:60÷(7-1)=10(米)。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一致认为这种解法是此题最优的解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