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创设方法

【作者】 何晓丽

【机构】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开展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是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景创设;有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学生的地位,数学教师由最初的主体转变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感知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开展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是必要的。
  一、情景创设要贴近生活、以生活为主题
  1.捕捉“生活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
  2.知识“用于生活”,体现数学实用性
  实用性是使某一事物延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夭折”的深层根基。如果数学仅仅是一种束之高阁,“摆”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即使它是那样有趣的数字游戏,不能用于生活,就也免不了渐渐被人遗弃的命运。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虽然教学的对象是中学生,但他们也会对“毫无用处”的知识产生反感。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
  3.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教学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的提高能力。
  二、情景创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
  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创建故事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每一个学生都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故事情景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中的故事引出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小学数学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例如:在三国时期有一个神童名叫曹冲,它曾提出“以舟称象”的理论。有一次,东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有人说要称量一下大象的体重,然而,众位大臣却没有法子,这时,曹冲从大臣中走了出来,提出了以舟称象的法子。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称出了大象的体重。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以及怀丙打捞沉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育的最佳效果。.
  四、利用游戏情境的小学数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都有着贪玩的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情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中《认识物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丢手绢的游戏进行教学,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制定淘汰机制,输的同学要按规定摆出适当的物体,如球体,学生就可以将身体缩成一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创建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生活创建情境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涉及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如速度与路程等。基于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伟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游乐场向学生讲解运算法则,如在游乐场玩过山车每个成人需要十元,而儿童只需要五元,玩水上漂流每个成人需要八元,每个儿童需要五元,问4个成人与2个儿童玩过山车与水上漂流各需多少钱?总共花费了多少钱?因此,要求学生按照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4×10+5×2=50得知,4个成人与两个儿童玩过山车共需50元,以此得知,4个成人与2个儿童玩水上漂流共需要4×8+5×2=42,他们一共消费了(4×10+5×2)+(4×8+5×2)=92元。通过生活中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技巧。
  总之,教师要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活动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良好的内外条件,使之在新的情景下激发起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他们积极思考的过程,当学生充满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思考,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寇靖玉.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2]齐翠英.浅议情景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09):146.
  [3]王玉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08+110.
  [4]刘洋.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探讨[J].成功,2013,(0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