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讨小学数学观对小学数学的指导
【作者】 陈 雯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康南小学
【正文】 【摘 要】 作为学科的数学对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应以人文的数学观为指导,潜心研究如何把学科的数学转化成教育的数学,使学生对数学有好感、有正确的认识,其中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精选教学材料。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观;指导
数学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它体现了人们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在许多小学生心中,数学是枯燥无趣的,而对小学生而言,什么样的数学观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数学什么样的态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数学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重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教师必备数学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个人由于受文化程度、所从事的专业等方面的影响,对数学的认识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数学观。但数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担负着培养与提高人的素质和数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所以对数学的认识必须正确、全面、科学,并且又要具有小学教学的特点,也就是说必须具有正确的数学观。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具有正确的数学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应当把数学看作是一种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一种智慧的结晶,以使自己认识到,通过数学教学是在为培养与提高人的素质服务,从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应当把数学看成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至少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探索性活动,从而就会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让学生去进行探索,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当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思想和方法,以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方法的传授;应当把数学看成是一门艺术,从而自觉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好象是在进行美的享受,而不再是枯燥、乏味;应当把数学看成是游戏,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在许多的游戏中包含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二是许多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可以在游戏中得以体现,从而自觉地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以往沉闷、压抑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大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我相信学生会感到学习数学的轻松与自由,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的。民主轻松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的营造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要以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高尚的情操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以自己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同时要做到尊重学生。爱是一门学问,作为老师我们要能爱、善爱学生。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爱要以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有爱才能建立和谐的的学习环境,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整体,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虽然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已不再那么抽象、严谨,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人们只不過是把“学术的数学”转化成“教育的数学”而已,但从整体来看,它仍是数学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部分,在整个系统中不是孤立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关点、线、面、体等几何知识分散在12册教材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比较零碎,帮助学生把这些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是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笔者设计了点“移动”后得到直线、射线和线段等图形;线段“移动”后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移动”后得到基本立体图形的一节复习课。上述的设计是基于笔者对数学的如下认识:首先,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反映在几何体系的构建本身是一个由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也试图体现作为数学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知识系统的构建过程;其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正确的知识网络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中的点→线、线→面、面→体这三个环节中,当第一环节结束时,是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动”的方法,而在后两个环节中,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刚才的方法去发现规律,这是方法上的迁移运用;再次,数学也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它的一部分是由万物世界抽象而来,体现在数学的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反映在本设计中,笔尖的“动”抽象成点的“动”,而点、线、面的“动”,抽象地得到其他的一些几何形体,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当然,这些对数学的认识,是通过注重整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一策略体现的。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爱动、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创新意识的获得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加以熏陶,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养成。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用正确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多维性、过程性、现实性、人文性的教学原则,精选教学材料,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既能联系生活实际,又能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设计,那么,正确的数学观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会变得绚丽多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观;指导
数学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它体现了人们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在许多小学生心中,数学是枯燥无趣的,而对小学生而言,什么样的数学观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数学什么样的态度,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数学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重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教师必备数学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个人由于受文化程度、所从事的专业等方面的影响,对数学的认识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数学观。但数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担负着培养与提高人的素质和数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所以对数学的认识必须正确、全面、科学,并且又要具有小学教学的特点,也就是说必须具有正确的数学观。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具有正确的数学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应当把数学看作是一种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一种智慧的结晶,以使自己认识到,通过数学教学是在为培养与提高人的素质服务,从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应当把数学看成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至少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探索性活动,从而就会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让学生去进行探索,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当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思想和方法,以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方法的传授;应当把数学看成是一门艺术,从而自觉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好象是在进行美的享受,而不再是枯燥、乏味;应当把数学看成是游戏,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在许多的游戏中包含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二是许多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可以在游戏中得以体现,从而自觉地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以往沉闷、压抑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大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我相信学生会感到学习数学的轻松与自由,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的。民主轻松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的营造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要以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高尚的情操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以自己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同时要做到尊重学生。爱是一门学问,作为老师我们要能爱、善爱学生。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爱要以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有爱才能建立和谐的的学习环境,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整体,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虽然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已不再那么抽象、严谨,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人们只不過是把“学术的数学”转化成“教育的数学”而已,但从整体来看,它仍是数学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部分,在整个系统中不是孤立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关点、线、面、体等几何知识分散在12册教材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比较零碎,帮助学生把这些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是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笔者设计了点“移动”后得到直线、射线和线段等图形;线段“移动”后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移动”后得到基本立体图形的一节复习课。上述的设计是基于笔者对数学的如下认识:首先,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反映在几何体系的构建本身是一个由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也试图体现作为数学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知识系统的构建过程;其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正确的知识网络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中的点→线、线→面、面→体这三个环节中,当第一环节结束时,是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动”的方法,而在后两个环节中,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刚才的方法去发现规律,这是方法上的迁移运用;再次,数学也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它的一部分是由万物世界抽象而来,体现在数学的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反映在本设计中,笔尖的“动”抽象成点的“动”,而点、线、面的“动”,抽象地得到其他的一些几何形体,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当然,这些对数学的认识,是通过注重整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一策略体现的。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爱动、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创新意识的获得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加以熏陶,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养成。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用正确数学观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多维性、过程性、现实性、人文性的教学原则,精选教学材料,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既能联系生活实际,又能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设计,那么,正确的数学观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定会变得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