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讨论
【作者】 李方伟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课堂讨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背景下,精心选择讨论话题,有效管理课堂讨论,这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以不同内容的课堂讨论为例,介绍课堂讨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新课程;课堂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生物课堂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时常被用于生物新课程教学中。
一、课堂讨论的内涵
课堂讨论虽是发生在课堂情境之中,但同样持有讨论的内涵,即在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用以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课堂讨论;就某门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其中第二类讨论在我们的教学中最为常见。
二、课堂讨论的内容选择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一个基本常识。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点等合理地选择讨论的话题并提出要求,即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讨论话题的选择标准
首先,讨论话题要有难度,独立学习或听老师讲解无法很快内化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是讨论的好话题,如果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的问题一般就没必要讨论;其次是容易产生不同理解的内容,因为讨论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现成的,不同观点的碰撞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要有趣味,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但有不十分明了的问题,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乐趣。
(二)讨论话题实例分析
1.课题讨论在疑难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在一些疑难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用讲述的方法,先呈现概念的文字表述,再逐字逐句地解释,是最差的办法。这是因为讲授法对学生构建知识的刺激强度不理想。我觉得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讨论,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染色体组的概念教学中,我先在黑板上画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后进行提问:“图中果蝇体细胞内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后的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然后让学生把这几条染色体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接着告知这四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当学生感到理解困难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试图用自己的语言给染色体组下定义,再把自己的定义和教材中的定义进行比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对直观的图解有个初步的印象,这与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是一致的,并且能锻炼学生从具体图像中抽象出概念并组织语言描述的能力,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进行修正、完善、加深对疑难概念的理解。
2.课堂讨论在生理过程教学中的应用
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内容抽象,且信息量大,学生初次接触时识记、理解都较困难。此时,教师若能在适当时机组织讨论,比较相关生理过程间的区别和联系,容易使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明朗、清晰。例如,多数教师在减数分裂的教学中,往往采用常规教法,即先讲授精子的形成,再学习卵细胞的形成,并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辅助,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获得、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怎么有效。
三、课堂讨论的组织管理
课堂讨论在生物教学中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若组织不好往往会收到恰得其反的效果,而导致课堂杂乱无序。因此,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要使课堂讨论的组织管理有序,必须注意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兴趣和动机、教学管理和方法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举例说明。
(一)重视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
每一个讨论话题的提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能让学生讨论一个对他们来说从未接触或是毫无感知的概念,否则学生没有思考的立足点,白白浪费时间。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多教师在抛出讨论话题后,马上让学生讨论,于是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看似学生非常活跃,实质上学生是处于一种情绪兴奋状态,而非进入思维的兴奋。因此,教师在抛出讨论话题后,须配以精心设计的有引导性和指向作用的问题,为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提出问题后,也不要急于让学生开始讨论,而应先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当思而不得其解处于“愤悱”状态时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合理选择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辩论讨论、分析讨论等。可根据不同的讨论话题,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其中小组讨论运用较多,一般的话题以2人一组的小组讨论为宜。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话题可以4人一组或更多人,多人小组中可设立主持人和记录员,以提高讨论效率。对一些话题有两种相反意见并争执不下的可以重新组织辩论式讨论。
【关键词】 新课程;课堂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生物课堂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时常被用于生物新课程教学中。
一、课堂讨论的内涵
课堂讨论虽是发生在课堂情境之中,但同样持有讨论的内涵,即在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用以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课堂讨论;就某门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其中第二类讨论在我们的教学中最为常见。
二、课堂讨论的内容选择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一个基本常识。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点等合理地选择讨论的话题并提出要求,即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讨论话题的选择标准
首先,讨论话题要有难度,独立学习或听老师讲解无法很快内化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是讨论的好话题,如果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的问题一般就没必要讨论;其次是容易产生不同理解的内容,因为讨论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现成的,不同观点的碰撞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要有趣味,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但有不十分明了的问题,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乐趣。
(二)讨论话题实例分析
1.课题讨论在疑难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在一些疑难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用讲述的方法,先呈现概念的文字表述,再逐字逐句地解释,是最差的办法。这是因为讲授法对学生构建知识的刺激强度不理想。我觉得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讨论,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染色体组的概念教学中,我先在黑板上画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后进行提问:“图中果蝇体细胞内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后的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然后让学生把这几条染色体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接着告知这四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当学生感到理解困难的时候,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试图用自己的语言给染色体组下定义,再把自己的定义和教材中的定义进行比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对直观的图解有个初步的印象,这与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是一致的,并且能锻炼学生从具体图像中抽象出概念并组织语言描述的能力,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进行修正、完善、加深对疑难概念的理解。
2.课堂讨论在生理过程教学中的应用
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内容抽象,且信息量大,学生初次接触时识记、理解都较困难。此时,教师若能在适当时机组织讨论,比较相关生理过程间的区别和联系,容易使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明朗、清晰。例如,多数教师在减数分裂的教学中,往往采用常规教法,即先讲授精子的形成,再学习卵细胞的形成,并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辅助,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获得、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怎么有效。
三、课堂讨论的组织管理
课堂讨论在生物教学中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若组织不好往往会收到恰得其反的效果,而导致课堂杂乱无序。因此,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要使课堂讨论的组织管理有序,必须注意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兴趣和动机、教学管理和方法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举例说明。
(一)重视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
每一个讨论话题的提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能让学生讨论一个对他们来说从未接触或是毫无感知的概念,否则学生没有思考的立足点,白白浪费时间。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多教师在抛出讨论话题后,马上让学生讨论,于是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看似学生非常活跃,实质上学生是处于一种情绪兴奋状态,而非进入思维的兴奋。因此,教师在抛出讨论话题后,须配以精心设计的有引导性和指向作用的问题,为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提出问题后,也不要急于让学生开始讨论,而应先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当思而不得其解处于“愤悱”状态时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合理选择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小组讨论、集体讨论、辩论讨论、分析讨论等。可根据不同的讨论话题,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其中小组讨论运用较多,一般的话题以2人一组的小组讨论为宜。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话题可以4人一组或更多人,多人小组中可设立主持人和记录员,以提高讨论效率。对一些话题有两种相反意见并争执不下的可以重新组织辩论式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