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主动学习
【作者】 陆昌尧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西洒镇中心校
【正文】 【摘 要】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而在小学阶段这个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中低年级,因为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小学教育;养成教育;良好学习习惯;年龄特征;德育教育;意义深远;长期过程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好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的习惯帮助他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习惯养成对于我们的一生非常重要,而且意义深远。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就说过:“一个人在年少时学到的良好习惯,对于他的一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更难了。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而在小学阶段这个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中低年级,因为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所谓的良好习惯它有包含诸多内容: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文明习惯等。而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谈我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概念及其作用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影响每一个人,一个人有好的习惯就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在孩子初入学时提高认识,转变只教书不育人的观念,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比如强调孩子按时入学,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督促孩子按时作业,不养成拖拉的坏习惯;监督孩子专心作业,养成心无旁骛的好习惯等等。
二、老师家长联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堂习惯是孩子学好知识的前提,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意识的加强孩子这些方面习惯的培养:一是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听课的情况,随时发现不专心的现象,并用有效的方式提醒孩子,如果孩子的行为严重,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二是培养孩子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的习惯。积极举手发言表现孩子好学,认真学的一面。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鼓励孩子举手发言。当孩子在家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当天听讲举手发言情况,尽力鼓励孩子举手发言,说明举手发言的好处,这有利于开拓孩子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三是培养孩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很多孩子在上课时候不喜欢记笔记,老师和家长就需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在课堂上记笔记。养成一个听讲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三、从小培养孩子按时作业、独立思考的能力
及时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避免孩子边做作业边玩耍,不把学习时间抓紧。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像上课那样严格要求孩子做作业,不许随意讲话,不许孩子离开座位,不许做作业时搞东西,不许吃东西等。要求孩子“今日事,今日毕。”养成不拖拉、不懒散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应遵循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建议给孩子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建议不告诉他们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从小培养孩子检查作业,主动复习、预习的习惯
孩子做完作业后,家长们不要包办检查作业,个人建议在数学方面可以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时,建议培养孩子课后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复习,了解学的知识是不是学懂了,如果出现不懂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请教,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除此之外,每次完成作业后,就要求孩子学会预习,学会把不懂的内容做好记号,让孩子第二天到了学校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学习不懂的知识。
五、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自己整理收拾学习用品、书包的习惯
我就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因为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在教育领域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最为棘手的,尤其是小学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小学教育;养成教育;良好学习习惯;年龄特征;德育教育;意义深远;长期过程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好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的习惯帮助他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习惯养成对于我们的一生非常重要,而且意义深远。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就说过:“一个人在年少时学到的良好习惯,对于他的一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更难了。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而在小学阶段这个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中低年级,因为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所谓的良好习惯它有包含诸多内容: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文明习惯等。而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谈我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概念及其作用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影响每一个人,一个人有好的习惯就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在孩子初入学时提高认识,转变只教书不育人的观念,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比如强调孩子按时入学,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督促孩子按时作业,不养成拖拉的坏习惯;监督孩子专心作业,养成心无旁骛的好习惯等等。
二、老师家长联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堂习惯是孩子学好知识的前提,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意识的加强孩子这些方面习惯的培养:一是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听课的情况,随时发现不专心的现象,并用有效的方式提醒孩子,如果孩子的行为严重,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二是培养孩子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的习惯。积极举手发言表现孩子好学,认真学的一面。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鼓励孩子举手发言。当孩子在家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当天听讲举手发言情况,尽力鼓励孩子举手发言,说明举手发言的好处,这有利于开拓孩子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三是培养孩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很多孩子在上课时候不喜欢记笔记,老师和家长就需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在课堂上记笔记。养成一个听讲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三、从小培养孩子按时作业、独立思考的能力
及时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避免孩子边做作业边玩耍,不把学习时间抓紧。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像上课那样严格要求孩子做作业,不许随意讲话,不许孩子离开座位,不许做作业时搞东西,不许吃东西等。要求孩子“今日事,今日毕。”养成不拖拉、不懒散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应遵循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建议给孩子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建议不告诉他们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从小培养孩子检查作业,主动复习、预习的习惯
孩子做完作业后,家长们不要包办检查作业,个人建议在数学方面可以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时,建议培养孩子课后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复习,了解学的知识是不是学懂了,如果出现不懂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请教,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除此之外,每次完成作业后,就要求孩子学会预习,学会把不懂的内容做好记号,让孩子第二天到了学校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学习不懂的知识。
五、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自己整理收拾学习用品、书包的习惯
我就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因为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在教育领域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最为棘手的,尤其是小学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