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性阅读

【作者】 杨 雪

【机构】 陕西省兴平市秦岭小学



【正文】  【摘 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而是一项自己个性积极的启发性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启发性阅读;兴趣;感悟;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些教育专家曾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提供启发性阅读的机会。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此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让启发性阅读成为学生的需要
  俗话说“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告诉他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个哈姆莱特”的道理;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感受。这样,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让启发性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没有思辩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辩成为可能。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辩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辩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辩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思辩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辩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启发性阅读。
  二、课堂教学中吟诵和感悟相结合,为启发性阅读提供空间平台
  在证明文阅读教学中,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的阅读感受,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a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例如我在教学柳宗元《江雪》时,反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接着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吗?”学生纷纷发言:“景色太美了,山这么多,没有一个人,好宁静啊!”;“这么冷的天,老爷爷太浪漫了,一个人到这样的地方来钓鱼。”“也许他心情不好,一个人来借钓鱼散散心”……虽然这些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相距甚远,但我还是认同了。阅读感悟的多样化,正是体验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存在。正是有了吟悟,学生启发性阅读才有了支点,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知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学生才愿说、敢说,并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启发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三、课堂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多元评价,为启发性阅读奠定基础
  学生的启发性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知识。离开积累,启发就失去了基础。在教学《黄山奇松》后,我让学生试说:欣赏了黄山奇松,你会这样感叹:__________。学生语言丰富,思路开阔,有的活用成语:“黄山奇松,名不虚传”;“黄山奇松,百闻不如一见”……有的巧用修辞:“黄山奇松,你是一名了不起的化妆师,让黄山更神奇!”……有的学生干脆写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黄山,美在松树,松树,贵在奇特……好一个人间诗境啊!”。学生能活用成语,巧用修辞,善用美文,与平日学生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得好“厚积而薄发”。试想,如果没有平日的阅读积累,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语句,能有如此启发性阅读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做到正确的评价,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转变那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建立有意识的发展性评价观,也就是实施多元化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维互动性。发展性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探究欲,促成其不断进步发展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关键的是在于要能把握课堂上那一闪即逝的启发性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促进学生的启发性阅读,也让启发性阅读更具理性。
  总之,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儿童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启发性的整合力量。启发性阅读正是诱发儿童启发的潜能。这种爱,在教育上也应是一种“活”的教育,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也就能插上奋飞的翅膀,尽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