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初中生写日记的兴趣
【作者】 张兴丽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一中
【正文】 日记是了解学生的窗口,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学生课外练笔的一种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写好日记,对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日记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如果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不对,措施不当,学生写日记就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多年来,我在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方面有点滴体会,现介绍如下,与同行分享。
一、首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会写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意思是指教师要把自身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教师产生了误解,理解为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否定,从今往后教师不用教了,学生自己查查工具书,上上网,互相探讨探讨就没问题了。于是只是简单的一道圣旨:“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写一篇日记。”可是,学生却不明白如何写日记。这时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如日记的格式、内容的选材、写作的技巧等,使学生对怎样写日记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系统的认识。
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写
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日记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而没有很好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即使生活经验再丰富头脑也是一片空洞,写不出好的日记来。
学会观察,就是对自己平时所看到的每一种事物都要留意观察。花草树木,要观察它的形态、颜色、气味等;人物,要观察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学生只有明白了观察什么,才能在生活中做到留心观察。教师应当避免空洞的理论和说教,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感人
好文章总是源于生活,写真实才有价值,抒真情才能动人。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要求学生写日记之前,我总会反复强调:日记的价值就在一个“真”字,写日记一定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事情,写出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受。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为了使日记的内容真实,在开始写日记的第一个月,我都会在班内开展日记“打假”活动,让那些虚构的日记,而不是写自己真实生活的日记一一在班内“曝光”,让那些“造假”的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日记,以此告诫学生抄袭或胡编乱造是无知无能的表现。在日记教学中,少了这一环节,学生就有可能把写日记不当一回事,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抄一段别人的文章或者随便胡诌几句来交差。“打假”告一段落之后,就要着力解决学生日记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点,即学会感悟生活,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启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使他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写那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四、要引导学生在选材上下功夫:写深刻
1、关注生活,多多思考
每一天发生的事儿很多,学生却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事儿来写,本来挺有意义的事儿没写,反而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就叫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笔者经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就是:要写有意义的事儿。可是,学生却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样的事算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来选择材料。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觉得有哪些有意义的事儿,然后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先让别的学生进行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教师加以补充。这样,学生会逐渐地领悟到怎样去选材。
作为教师,每天跟学生打交道,跟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也很多,如学生跟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学生跟教师之间产生的矛盾、一堂有趣的班会,一次精彩的比赛等,都会提醒学生将这些事情写入日记。
2、关注热门话题,张扬个性品质
在同学们中间,常有一些话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球赛、环境、交通事件、游戏故事等等。对自己关注的话题,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会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学生习作的目的就是“以我笔写我心”,引导大家把自己关注的话题当作日记写下来,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能极大地满足他们展现自我的愿望,激发他们写好日记的兴趣。
五、在日记修改评讲上:多创新
重视分层交流,激发日记兴趣。针对差异,自己动手,互相学习才能真正奏效。在评改学生的日记上,有的教师喜欢全包全揽,从标点符号到语法可谓是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本子发下来之后,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教师的辛苦和汗水都付之东流。
在修改学生的日记上,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他们必竞是中学生,让他们也尝尝当老师的滋味,他们会感到新鲜而高兴,也会很认真去做。日记写完之后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自改的好习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互改,也就是每个人把其他学生的日记都要评改一遍,包括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不是通顺等,同时要写上评语,最后教师再进行审阅。
学生日记的写作,如果缺少了必要而即时的交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即时的交流不但能互相借鉴写作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持之以恒,最终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曝十寒。写日记犹其如此,贵在坚持。坚持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坚持需要毅力,学生很容易被新事物引发的新奇感所驱使,凭兴趣去做事,而时间一久,当新鲜感逐渐消失时,他们的兴致也容易随之淡漠。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要求学生写,及时检查和讲评。久而久之,写日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了。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天翻地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老是满足于停留在旧的经验和水平上,我们应当学会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永远感到新奇,有吸引力,时日一久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写日记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首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会写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意思是指教师要把自身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教师产生了误解,理解为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否定,从今往后教师不用教了,学生自己查查工具书,上上网,互相探讨探讨就没问题了。于是只是简单的一道圣旨:“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写一篇日记。”可是,学生却不明白如何写日记。这时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如日记的格式、内容的选材、写作的技巧等,使学生对怎样写日记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系统的认识。
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写
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日记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而没有很好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即使生活经验再丰富头脑也是一片空洞,写不出好的日记来。
学会观察,就是对自己平时所看到的每一种事物都要留意观察。花草树木,要观察它的形态、颜色、气味等;人物,要观察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学生只有明白了观察什么,才能在生活中做到留心观察。教师应当避免空洞的理论和说教,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感人
好文章总是源于生活,写真实才有价值,抒真情才能动人。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要求学生写日记之前,我总会反复强调:日记的价值就在一个“真”字,写日记一定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事情,写出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受。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为了使日记的内容真实,在开始写日记的第一个月,我都会在班内开展日记“打假”活动,让那些虚构的日记,而不是写自己真实生活的日记一一在班内“曝光”,让那些“造假”的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日记,以此告诫学生抄袭或胡编乱造是无知无能的表现。在日记教学中,少了这一环节,学生就有可能把写日记不当一回事,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抄一段别人的文章或者随便胡诌几句来交差。“打假”告一段落之后,就要着力解决学生日记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点,即学会感悟生活,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启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使他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写那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四、要引导学生在选材上下功夫:写深刻
1、关注生活,多多思考
每一天发生的事儿很多,学生却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事儿来写,本来挺有意义的事儿没写,反而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就叫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笔者经常教导学生的一句话就是:要写有意义的事儿。可是,学生却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样的事算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来选择材料。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觉得有哪些有意义的事儿,然后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先让别的学生进行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教师加以补充。这样,学生会逐渐地领悟到怎样去选材。
作为教师,每天跟学生打交道,跟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也很多,如学生跟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学生跟教师之间产生的矛盾、一堂有趣的班会,一次精彩的比赛等,都会提醒学生将这些事情写入日记。
2、关注热门话题,张扬个性品质
在同学们中间,常有一些话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球赛、环境、交通事件、游戏故事等等。对自己关注的话题,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会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学生习作的目的就是“以我笔写我心”,引导大家把自己关注的话题当作日记写下来,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能极大地满足他们展现自我的愿望,激发他们写好日记的兴趣。
五、在日记修改评讲上:多创新
重视分层交流,激发日记兴趣。针对差异,自己动手,互相学习才能真正奏效。在评改学生的日记上,有的教师喜欢全包全揽,从标点符号到语法可谓是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本子发下来之后,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教师的辛苦和汗水都付之东流。
在修改学生的日记上,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他们必竞是中学生,让他们也尝尝当老师的滋味,他们会感到新鲜而高兴,也会很认真去做。日记写完之后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自改的好习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互改,也就是每个人把其他学生的日记都要评改一遍,包括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不是通顺等,同时要写上评语,最后教师再进行审阅。
学生日记的写作,如果缺少了必要而即时的交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即时的交流不但能互相借鉴写作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持之以恒,最终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曝十寒。写日记犹其如此,贵在坚持。坚持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坚持需要毅力,学生很容易被新事物引发的新奇感所驱使,凭兴趣去做事,而时间一久,当新鲜感逐渐消失时,他们的兴致也容易随之淡漠。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要求学生写,及时检查和讲评。久而久之,写日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了。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天翻地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老是满足于停留在旧的经验和水平上,我们应当学会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永远感到新奇,有吸引力,时日一久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写日记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