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郝 靓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六中学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培养。在当前的新教学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要将课堂最大程度返回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共同完成相应的知识任务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倡导相应的“对话教学”。这里所说的对话,并不仅是狭义的人与人的之间的对话,也涵盖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关键词】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有效策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出现对话,有时候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又时候是人与物的对话,甚至又时候是与自己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与之对应的对话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而对话教学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借助于相应的对话,师生之间有着更好有效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探究,学生对书本进行更好的理解,学生与自己进行更好的反思等等。
  一、师生对话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从师生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即指师生知识教学关系。老师和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点,有效成立中学语文教育师生间的较好联系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关键所在。老师怎样掌握课堂中对话环境的安排以及管理学生的学习环境可以说很大意义上关乎对话教学的教学成果,老师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对话教学基于这两者之间。我们说的对话教学,可以很好的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约束,不再约束老师与学生间的矛盾关系,在重新划分师生位置点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实现教育教学新界定。
  比如,在对《三峡》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请问大家喜欢三峡风光吗?现在,我们出示一个短视频来让大家欣赏欣赏三峡风光吧。”学生肯定非常感兴趣。我将短视频展示给大家观看之后,问学生:“请大家归纳三峡风光,并举手回答。”很多学生立马举手想回答问题。我随机找了几个同学回答。他们都能够准确地将三峡这个地方的山与水的特征概括出来。我又让他们拿出书,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峡》这篇课文,看看与刚才视频中的三峡有哪些异同呢?”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很容易进行了问题知识的学习中。
  教师通过简短的询问,将问题探究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激发学习的愿望,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外知识的探究中,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
  二、创设学生与学生对话探究氛围
  课堂探究氛围,即指对话教学的应用实地环境。课堂环境氛围的变化很大意义上影响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教学重点就在于对话沟通,以轻松和睦的环境氛围为奠基,营造创造性以及活跃性课堂环境氛围,实现中学生思维的开拓。老师起积极教学作用,帮助扶持学生有效学习,发散的思维形式获取最真实的知识理解。强化学生间的互动了解,在对话中增加感情交流,有效解决相应的学习问题。
  比如,在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进行学习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创设相应的对话探究氛围,促使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师促使问题:在文章开头,写到“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请问作者为什么会停下脚步?文章结尾写到“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请问作者为什么会加快了脚步?表面上来看,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如果要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对文章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学生要从紫藤萝的灿烂中感悟到生命中的真谛,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从停下脚步欣赏紫藤萝的美,再联系到生命中那段岁月,最后到感悟生活,要积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对话探究,就能将这篇文章的主旨进行有效的把握。
  教师将相应的探究氛围创建出来之后,就要借助于设置出来的问题,让学生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分析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不断进行碰撞,才能真正探寻出最为准确的答案。
  三、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语文对话教学一方面指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对话交流,另一方面还是众多其他形式的对话沟通环节,即指人与社会、人与文件、人与自我想法等的有效沟通,也就是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充分的对话。中学语文学习必须切合实际安排工作,依据不同层次内容的规划真实开展教学安排,让学生去理解文本中的主旨。
  比如,在对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在将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给学生讲授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学习。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细节描写到位等等。如果从典型事件来看对话教学。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其中“裹脚”事件进行分析。教师问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将裹脚作为典型事件呢,这位素质藤野先生高贵的品格有什么积极作用。学生若要理解这个问题,就不能单纯从裹脚这个小事件着手,要从藤野先生的新医学进行分析。藤野先生作为医学教授,他倡导新医学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让身体又疾病的人获得健康,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而裹脚是中国的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是将一个健康人的身体变成残疾,变得畸形。这畸形的不仅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残疾。片面上来看,这只是写藤野先生对裹脚的关心,但是从“藤野先生叹息地说......”这句话来进行理解,就能看出藤野先生对中国的这种落后思想的悲哀。学生要想深层次理解这个问题,就要与文本进行全面的对话,只有通过不断的挖掘,才能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真正目的探索出来。文本中蕴含着较多的不被轻易察觉的信息,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文本进行理解,无法准确获得相关的分析。只有在理解作者的背景以及文本中字里行间的意识,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因此,重视语文中的的对话教学,就要从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着手。加强对话式教学所选材料的规格要求,实现多样化补充。依靠学生学习条件的不同实现材料选择,基于文本内容实现有效对话式开展。学生学习好感度的提高,兴趣心的满足,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成效的真实、科学提高。教师创设有效的对话探究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具体问题的探究,深层次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荣;浅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4第11期;
  [2]张选秀;中学对话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