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中“人船模型”研究

【作者】 梁宏宇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人船模型”,不仅是动量守恒问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也是最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对“人船模型”及其典型变形的研究,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分析思路,通过类比和等效方法,可以使许多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步骤变得极为简捷。
  【关键词】 模型建立;模型变化;模型应用

  典型的力学过程通常是典型的模型所参与和经历的,而参与和经历力学过程的模型所具备的特征,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将直接影响着力学过程的分析思路,在下列力学问题中我们将面临着一个典型的“人船模型”。
  一、“人船模型”的建立
  问题:如图 1所示,质量为M的小船长L,静止于水面,质量为M的小船长为L,静止于水面,质量为m的人从船左端走到船右端,不计水对船的运动阻力,则这过程中船将移动多远?




  (1)“人船模型”的力学特征                         
  如能关注到如下几点就可以说基本上把握住了“
  人船模型”的力学特征了:“人船模型”是由人和船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该系统在人和船相互作用下各自运动,运动过程中该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而系统的合外力为零则保证了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
  (2)“人船模型”的分析思路。
  ①分析“人船模型”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特征,进而判断其动量守恒,得mυ=Mu
  ②由于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人,船速度大小υ和u均满足上述关系,所以运动过程中,人、船平均速度大小,和也应满足相似的关系。即
  mυ=M u
  ③在上式两端同乘以时间,就可得到人,船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S1和S2的关系为 mS1=MS2
  ④考虑到人、船相对运动通过的距离为L,于是得  S1+S2=L
  ⑤由此即可解得人、船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S1=■L
  S2=■L
  二、“人船模型”的几种变例.
  ①把“人船模型”变为“人车模型”.
  变例1:如图2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平板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从车左端走到车右端的过程中,车将后退多远?





  ②把水平方向的问题变为竖直方向。
  变例2:如图3所示,总质量为M的足球下端悬着质量为m的人而静止于高度为h的空中,欲使人能完全沿强着地,人下方的强至少应为多长?









  ③把直线运动问题变为曲线运动.
  变例3: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凹面轨道,今把质量为m的小球自轨道右测与球心等高处静止释放,求M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







  ④把模型双方的质量比变为极端情况.
  变例4:如图5所示,光滑水平杆上套有一个质量可忽略的小环,长L的强一端系在环上下,另一端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与球等高且将绳拉直,当把小球由静止释放直到小球与环在同一竖直线上,试分析这一过程中小球沿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




  例2.试将上述“人船模型”的四种变例给出定量解答。
  分析:确认了四种变例其物理本质与“人船模型”相同,于是例可以直接运用相应的结论。
  解答:(1)变例1中的“人车模型”与“人船模型”本质相同,于是直接得
  S2=■L
  解答:(2)变例2中的h实际上是人相对于地的位移S1,而绳长则是人与气球的相对位移L,于是由
  h=■L
  可解得:绳长至少为
  L=■h
  解答(3):变例3中小球做的是复杂的曲线运动,但只考虑其水平分运动,其模型例与“人船模型”相同,而此时的相对位移大小为2R,于是物体M沿水平而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S2=■·2R





  解答(4):变例4中环的质量取得某种极端的值m→0
  于是所求的小球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应为  S2=■L→0
  三、“人船模型”的应用
  ①“等效思想”
  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船头船尾分别站立质量为m1、m2(m1>m2)的两个人,那么,当两个人互换位置后,船在水平方向移动了多少? 














  分析:将两人和船看成系统,系统水平方向总动量守恒。本题可以理解为是人先后移动,但本题又可等效成质量为△m(△m=m1-m2)的人在质量为M'=M+2m2的船上走,这样就又变成标准的“人船模型”。
  解答:人和船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x和y,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x=M'y
  x+y=L
  这样就可将原本很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化。
  ②“人船模型”和机械能守恒的结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现把质量为m的小球自轨道左测最高点静止释放,试计算:






  1.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与轨道的速度是多少? 
  2.轨道的振幅是多大?
  分析: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小球与轨道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1=Mv2
  又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gR=■mv12+■Mv22
  解得:v1=■,v2=■■
  当小球滑到右侧最高点时,轨道左移的距离最大,即振幅A。 由“人船模型”得:
  mx=My
  x+y=2R
  解得:x=■2R,y=■2R
  即振幅A为:A=■2R
  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目,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不少教师都在尝试运用物理模型辅助教学,且成效不错.建构物理模型是一种抽象思维,借助对生活化问题的提炼,将问题由复杂变得简单易懂,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