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信息技术课堂很生动
【作者】 闫国强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第三中学
【正文】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讲解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听讲,处于机械接收的状态,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让课堂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应该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但是,信息技术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有效完成知识的建构。
如学习《认识WORD》一课时,如果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所有的知识点大约需要三到五分钟即可讲解完毕,但是,返回来看,学生看似是学会了,实际上只是听教师照本宣科了一通,什么也没有学到。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了解更加透彻,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点,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从A点到达B点?请同学们思考,并派代表上黑板上路线画出来。学生们当时都很惊讶:“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A点到B点画一条直线吗”、“老师你出的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这个问题不是信息技术问题,是数学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所有的疑问我都没有解答,我反问了一句: “老师问的是‘如何从A点到达B点’,而不是A点和B点之间怎么走最短”。同学们豁然开朗“老师你的这个坑,挖的有点儿深,都怪我们审题不严”。结果可想而知,黑板上画满了从A点到B点的路线,看着满满的路线,我就问:“同学们如何打开计算机中的Word软件?”这回学生们不着急回答了,纷纷开始了讨论,最后将自己的答案用计算机验证,看是否正确。学生总结的方法如下:1.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2.右键→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并打开。3.找到已有文件并打开Word(总结以后可以与第2种方法合并)。4.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Word。5.开始→Word(比第4种要简便)。学生们总结的很到位,这几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方法不同,过程不同,但只要我们能达到打开Word的目的即可,用一句民间谚语就是: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我们打开Word是要进行文字或其它内容的编辑,怎么编辑呢?这就需要认识Word界面以及各个选项卡,其中选项卡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选项卡呢?我拿出了一方便袋积木,学生们说:“老师这个是小孩子的东西,你拿来做什么”、“积木很好玩,我们喜欢”。我就说只有一个要求,按照形状分类。学生纷纷上来分类:圆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三角形放在一起,忙的不亦乐乎。既然同学们都分好类了,那么我们就将分类再次细化一下,柱体包括: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分别放在一起;椎体包括:四面体、圆锥,分别放在一起;通过积木分类,让学生认识分类、学会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原理,进而对功能区的选项卡分类建立初步印象。Word的界面包括:1.快速访问工具栏、2.标题栏、3.功能显示、缩小文档、放大文档、关闭文档;4.文件按钮、5.功能区:包括Word的所有功能,如:开始、插入、设计、页面布局等;6.文档编辑区、7.状态栏;只有熟练的掌握功能区的功能才能顺利的进行文档编辑,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使用选项卡,是今后课堂的重点任务。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并不枯燥,科学运用学生以往的知识于实际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应该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但是,信息技术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有效完成知识的建构。
如学习《认识WORD》一课时,如果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所有的知识点大约需要三到五分钟即可讲解完毕,但是,返回来看,学生看似是学会了,实际上只是听教师照本宣科了一通,什么也没有学到。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了解更加透彻,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点,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从A点到达B点?请同学们思考,并派代表上黑板上路线画出来。学生们当时都很惊讶:“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A点到B点画一条直线吗”、“老师你出的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这个问题不是信息技术问题,是数学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所有的疑问我都没有解答,我反问了一句: “老师问的是‘如何从A点到达B点’,而不是A点和B点之间怎么走最短”。同学们豁然开朗“老师你的这个坑,挖的有点儿深,都怪我们审题不严”。结果可想而知,黑板上画满了从A点到B点的路线,看着满满的路线,我就问:“同学们如何打开计算机中的Word软件?”这回学生们不着急回答了,纷纷开始了讨论,最后将自己的答案用计算机验证,看是否正确。学生总结的方法如下:1.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2.右键→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并打开。3.找到已有文件并打开Word(总结以后可以与第2种方法合并)。4.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Word。5.开始→Word(比第4种要简便)。学生们总结的很到位,这几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方法不同,过程不同,但只要我们能达到打开Word的目的即可,用一句民间谚语就是: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我们打开Word是要进行文字或其它内容的编辑,怎么编辑呢?这就需要认识Word界面以及各个选项卡,其中选项卡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选项卡呢?我拿出了一方便袋积木,学生们说:“老师这个是小孩子的东西,你拿来做什么”、“积木很好玩,我们喜欢”。我就说只有一个要求,按照形状分类。学生纷纷上来分类:圆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三角形放在一起,忙的不亦乐乎。既然同学们都分好类了,那么我们就将分类再次细化一下,柱体包括: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分别放在一起;椎体包括:四面体、圆锥,分别放在一起;通过积木分类,让学生认识分类、学会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原理,进而对功能区的选项卡分类建立初步印象。Word的界面包括:1.快速访问工具栏、2.标题栏、3.功能显示、缩小文档、放大文档、关闭文档;4.文件按钮、5.功能区:包括Word的所有功能,如:开始、插入、设计、页面布局等;6.文档编辑区、7.状态栏;只有熟练的掌握功能区的功能才能顺利的进行文档编辑,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使用选项卡,是今后课堂的重点任务。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并不枯燥,科学运用学生以往的知识于实际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