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学集体备课的几个着力点
【作者】 芦 伟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五中学
【正文】 【摘 要】 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本前提。教师自主完成备课后,再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能够使教师的备课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升华,并且将教师从繁多的无用笔记当中脱离出来。特别在新课标的全新教学背景和理念下,该怎样进一步优化和革新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模式呢?为此,应及时引入和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多种功能和丰富资源,建立起独具本校特色的集体备课工作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数学教学;备课模式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通过参加网络集体备课,我觉得网络备课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网络集体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自主备课,为集体备课做好充足准备
首先让教师对数学教材认真彻底地钻研进行自主备课,为集体备课的开展做好充足准备,更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集体备课优化整合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能将集体备课与教师自主备课同等看待,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解决教师自主备课过程中存在的惰性、片面性以及主观性。各位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前首先应经过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形成一个实践教学的初步构想。教师具备的实践教学的初步构想对于集体备课是极为关键的,由于通过互联网进行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对于教材的熟悉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只有具备自己的独到见解,才可以更好的对集体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对比和判别,同时充分依据自身教学情况来自主形成实践教学构想进行优化,继而达到不断优化和革新的目的。教师自主备课时应分别重视以下几点:明确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具体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德育教育功能;应对数学教学进行认真的钻研和熟悉,明确的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同时在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后为学生精心设计习题、并且要求教学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互联网择优选择教学资源,并重视主要教师的备课质量
由于主要备课老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决定着集体备课的总体质量和效果,并对其他辅助备课教师的教学方案及教学设计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应充分依据每位教师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来合理分配每位教师的集体备课内容,让集体备课中的主要备课教师具备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与全部备课教师的共同“优势”完好地结合,在集体备课中必须拥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应包括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这样才能够有效拓宽教师备课视野,增进教师实践的互动和交流。在互联网环境下集体备课过程中,部分教师通过分工检索然后下载的形式来完成集体备课,该种集体备课形式并没有对在网上获得的资源和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因此,这种“一把抓”的集体备课形式是完全错误的。从本质上讲教师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择优选择是对教材又进行一次深入理解的过程。教师通过自主研究教材后而做出的备课教案以及形成的初步教学构想后,在通过集体备课与骨干教师的备案之间进行对比和碰撞后,能够使教师更好的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备课方案,并实现对数学教学更加深入地理解。集体备课中主要备课教师的备课方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切入点,具体的讲就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猜想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应具备承上启下的衔接点,通过典型例题、以及练习题目和课堂关键知识点,起到对学生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和点拨的作用;应指出容易出现差错的知识点,主要是学生容易混淆和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并对新知识进行拓展设计,对教材深入研究后精心设计创新,给予教材内容全新生命力,有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三、以本班实际学情来设计和选择合理的备课方案,凸显个体教学特色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集体备课,能够获得丰富的备课教学资源,然而却很容易使教师们忽略了实际学情。所以,充分结合班级自身学情进行备课是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通过集体备课最终会获得一个统一的教学法案和教学设计,然而却不是所有班级都适用的。从根本上说,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并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而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因此说,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应是不同的,并且应具有其独有的特点。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并设计新意十足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通过互联网获得教学资源的时候,应充分依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学情,来对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补充和创新。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应主要学习别人先进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继而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
总之,网络让我们的教研环境更加开放,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关键词】 互联网;数学教学;备课模式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通过参加网络集体备课,我觉得网络备课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网络集体备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自主备课,为集体备课做好充足准备
首先让教师对数学教材认真彻底地钻研进行自主备课,为集体备课的开展做好充足准备,更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集体备课优化整合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能将集体备课与教师自主备课同等看待,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解决教师自主备课过程中存在的惰性、片面性以及主观性。各位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前首先应经过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形成一个实践教学的初步构想。教师具备的实践教学的初步构想对于集体备课是极为关键的,由于通过互联网进行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对于教材的熟悉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只有具备自己的独到见解,才可以更好的对集体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对比和判别,同时充分依据自身教学情况来自主形成实践教学构想进行优化,继而达到不断优化和革新的目的。教师自主备课时应分别重视以下几点:明确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具体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德育教育功能;应对数学教学进行认真的钻研和熟悉,明确的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同时在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后为学生精心设计习题、并且要求教学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互联网择优选择教学资源,并重视主要教师的备课质量
由于主要备课老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决定着集体备课的总体质量和效果,并对其他辅助备课教师的教学方案及教学设计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应充分依据每位教师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来合理分配每位教师的集体备课内容,让集体备课中的主要备课教师具备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与全部备课教师的共同“优势”完好地结合,在集体备课中必须拥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应包括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这样才能够有效拓宽教师备课视野,增进教师实践的互动和交流。在互联网环境下集体备课过程中,部分教师通过分工检索然后下载的形式来完成集体备课,该种集体备课形式并没有对在网上获得的资源和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因此,这种“一把抓”的集体备课形式是完全错误的。从本质上讲教师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择优选择是对教材又进行一次深入理解的过程。教师通过自主研究教材后而做出的备课教案以及形成的初步教学构想后,在通过集体备课与骨干教师的备案之间进行对比和碰撞后,能够使教师更好的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备课方案,并实现对数学教学更加深入地理解。集体备课中主要备课教师的备课方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切入点,具体的讲就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猜想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应具备承上启下的衔接点,通过典型例题、以及练习题目和课堂关键知识点,起到对学生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和点拨的作用;应指出容易出现差错的知识点,主要是学生容易混淆和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并对新知识进行拓展设计,对教材深入研究后精心设计创新,给予教材内容全新生命力,有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三、以本班实际学情来设计和选择合理的备课方案,凸显个体教学特色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集体备课,能够获得丰富的备课教学资源,然而却很容易使教师们忽略了实际学情。所以,充分结合班级自身学情进行备课是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通过集体备课最终会获得一个统一的教学法案和教学设计,然而却不是所有班级都适用的。从根本上说,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并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而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因此说,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应是不同的,并且应具有其独有的特点。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并设计新意十足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通过互联网获得教学资源的时候,应充分依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学情,来对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补充和创新。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应主要学习别人先进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继而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
总之,网络让我们的教研环境更加开放,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