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 王有斌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日益普及,课堂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进行论述,希望能促进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呢?笔者总结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快乐教学
  利用多媒体进行快乐教学是我们广大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方法。如笔者曾经设置过这样一个情境,播放动画片:美丽的春天,色彩鲜艳的田野、山庄,小鸟在鸣叫。一面大镜子前,从左边、右边分别走过来三只可爱的小狗,它们来到镜子前,竖排成行站立,看着镜中一模一样的三个像,其中一只扭过头来对学生说:“哎呀!这么多像哪一个是我呢?”待画面定格后,师生进行对话,如老师:谁能帮助这只可爱的小狗找出镜中的哪个像是它的呢?学生:中间那个。老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因为只有它的后脑面对着我们。学生:因为其他两只小狗是向左右看的。老师:判断得很好!让我们接着看。播放动画片直到结束。老师:这只可爱的小狗说“我来看一看”,它想看什么?学生:它想看镜后有没有它的像。老师:它找着了吗?学生:没有。老师:看来,平面镜成像确实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两只夹子夹在平面镜的两边,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的桌面上,在镜前放你桌上的一些物体,我们一起来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像与物体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由此,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讨论与猜想就此展开了。学生就这样带着笑容走进了故事里,走进了物理知识的世界。这节课中,还进行了用多媒体展现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一些平面镜成像变化问题的讨论。学生解决每个问题时都是那么兴致勃勃,充满快乐,如同置身于童话故事中。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学内容一般并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先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给定的情境中不断思索、不断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其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如笔者在教学杠杆这一内容时曾这样设置:提出问题(用多媒体展示画面),课题1:马路中央有一大石块严重影响了的交通,如何将其移开?课题2:木板上钉了一只钉子,如何用更方便的方法把它拔出来?展示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拔出来?哪一种方法更方便、更省力?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1:用起子撬。学生2:用钳子拔学生3:用羊角锤拔。学生进行尝试并分析,最后得出:用羊角锤拔更方便更省力。接着我说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必须要利用到某些工具。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以下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例如,(1)观察道钉撬将道钉撬起。(用电脑展示画面)(2)观察开瓶扳手在开酒瓶的过程(用电脑展示画面)(3)电脑演示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手柄的工作情况。(4)电脑演示用羊角锤撬钉子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工具具有什么共同特点?生1:都由较硬的材质制成。生2:都能绕固定点转动。生3:都受到力的作用。生4:直的、弯的都有。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最后我们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得出杠杆的定义以后,我用电脑展示老虎钳、杆秤、跷跷板(动画)、钳子等画面,请学生判断这些用具是否是杠杆。学生对照前面杠杆的定进行比划用力、找绕着动的固定点,每个学生根据电脑动画提供的情境划着、分析着,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
  导入设计时其形式是多样的,就物理而言,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演示实验导入,就是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把鲜活直观的物理实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吸引学生对所要研究的事物或知识的注意,进而引入新课的教学。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用幻灯片做一个“倒杯实验”。教师先拿一个大玻璃杯,使其杯口朝下并在杯口处放置一块厚纸片,用手挡住(暂停动画),问学生:“这位老师的手一放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同学们答到:纸片会落下。(动画演示继续)教师放手,纸片落下。教师将玻璃杯装满水,还用这张纸把杯子盖上,然后倒置过来(暂停动画)。再问学生:放手后纸片会落下来吗?学生回答:肯定会落下来。(动画演示继续)教师放手,但是纸片没有落下来。学生感到很新奇,齐问为什么,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进而也引入了大气压强这节课的教学。
  四、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仿真物体运动状态
  初中很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是建立在演示和分组实验等感性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抽象、归纳、演绎而概括出来的,但是却有一些实验无法再现和控制,这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仿真物体运动状态。如“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的”中理想光滑平面客观上并不存在,为了配合实验中毛巾、棉布、以及理想光滑平面上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关系三个层次推理,实验仿真模拟光滑平面物体运动状态。运用电脑编制三维动画,则可以呈现真实逼真动态的实验过程,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接受课本知识的难度,达到了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使学生清楚地准确的理解基本概念”的教学要求。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任何种类的现代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师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