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 王怀荣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中学西校区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此,阐述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措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课程人文教育教学艺术
语文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强调的是文化艺术。小学阶段的人文教育除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说话艺术和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此之外,语文课程还兼具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人文功能,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人文素养教育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都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忽视学生思维、创意以及人文理解、表达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设定。这也就导致了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远远超过了语文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从而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2、教学内容上人文素养教育缺失。据统计,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上,语文理论知识和表达技巧的灌输高达语文教学内容的60%以上,而关于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语文兴趣和实际需求,从而使人文素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不到有效发展。
3、教学评价上人文素养评价缺失。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创造能力以及人格发展。所以这种片面、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正确评判学生的人文素养,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的教育策略
1、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想实现在语文课程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首先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之外,还要兼顾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创造力。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语文情境,让学生从语文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对语文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认知,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历史变迁以及语文文化的传承。其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语文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探究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给予评判和总结。在此过程中除了要评价学生的作文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对文化和背景的感悟和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挖掘本土文化,丰富人文精神。本土文化是各地区人民精神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结晶。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和语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加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本土文化、了解本土文化,从而将本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做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将本土文化渗透其中,开设有关本土文化的语文教学。邀请本土的民间艺人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交流等,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本土文化景观,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家乡、了解本土文化,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热情,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3、发掘审美因素,加强感官体验。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只有知识灌输和图片展示才能让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美。有时候一个互动、一个眼神甚至某一个瞬间都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以语文的形式展示给人们,加强学生感官体验,全方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在卖菜大妈那布满皱纹的手中感受“劳动美”,在乐于助人的孩子脸上感受“热心美”,在春天的公园里感受“自然美”等等。
4、教学评价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评价是学生的反馈,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所以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完整、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在人文素养教育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创造、体验以及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正能量的评价,向学生展示人文关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5、关注学生人性,发展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人性,帮助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把教师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整个课堂一直都是教师在侃侃而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主体,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要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能够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被动的,他们完全是跟着教师的脚步来进行语文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存在,学生就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去朗读课文、阅读课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性,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很多的语文课文中都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更真切的体验,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都有很好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很好的发展。
6、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让学生体会多种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多种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接受正确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中都蕴含有丰富的情感,让学生认真体会这些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时,要注意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要肯定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教师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教师还要通过这篇课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从探究性学习、挖掘本土文化、发掘审美因素和完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践行“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木芬.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5):90-91.
[2]袁春燕.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12):243.
[3]肖丽俐.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课程人文教育教学艺术
语文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强调的是文化艺术。小学阶段的人文教育除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说话艺术和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此之外,语文课程还兼具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人文功能,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人文素养教育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都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忽视学生思维、创意以及人文理解、表达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设定。这也就导致了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远远超过了语文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从而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2、教学内容上人文素养教育缺失。据统计,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上,语文理论知识和表达技巧的灌输高达语文教学内容的60%以上,而关于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语文兴趣和实际需求,从而使人文素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不到有效发展。
3、教学评价上人文素养评价缺失。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创造能力以及人格发展。所以这种片面、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正确评判学生的人文素养,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素养的教育策略
1、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想实现在语文课程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首先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之外,还要兼顾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创造力。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语文情境,让学生从语文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对语文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认知,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历史变迁以及语文文化的传承。其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语文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探究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给予评判和总结。在此过程中除了要评价学生的作文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对文化和背景的感悟和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挖掘本土文化,丰富人文精神。本土文化是各地区人民精神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结晶。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和语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加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本土文化、了解本土文化,从而将本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做到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将本土文化渗透其中,开设有关本土文化的语文教学。邀请本土的民间艺人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交流等,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本土文化景观,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家乡、了解本土文化,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热情,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3、发掘审美因素,加强感官体验。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只有知识灌输和图片展示才能让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美。有时候一个互动、一个眼神甚至某一个瞬间都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以语文的形式展示给人们,加强学生感官体验,全方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在卖菜大妈那布满皱纹的手中感受“劳动美”,在乐于助人的孩子脸上感受“热心美”,在春天的公园里感受“自然美”等等。
4、教学评价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评价是学生的反馈,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所以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完整、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在人文素养教育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创造、体验以及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正能量的评价,向学生展示人文关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5、关注学生人性,发展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人性,帮助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把教师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整个课堂一直都是教师在侃侃而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主体,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要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能够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被动的,他们完全是跟着教师的脚步来进行语文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存在,学生就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去朗读课文、阅读课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性,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很多的语文课文中都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更真切的体验,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都有很好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很好的发展。
6、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让学生体会多种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多种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接受正确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中都蕴含有丰富的情感,让学生认真体会这些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时,要注意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要肯定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教师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教师还要通过这篇课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从探究性学习、挖掘本土文化、发掘审美因素和完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践行“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木芬.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5):90-91.
[2]袁春燕.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12):243.
[3]肖丽俐.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