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作者】 马成琏

【机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生活化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是现阶段发展的趋向,其能够使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自身的生活感受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这样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知识的巩固。
  【关键词】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高质量的课堂,老师利用生活实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感受,学习认知,使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带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拉近学生和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提升故事科学的科学性,进而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老师要从各个角度进行教学规划,进而促进学生主动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更理性地实现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这样一来,道德与法治课堂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就初中生而言,这一阶段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他们可能会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碰见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都会变得复杂。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很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课堂学习和生活没有实际的联系,学生日渐丧失对课程的兴趣,再加上这门课程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很少在课下练习,久而久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形势下,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一定的生动性,并把生活教育理论融合其中。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贴近现实,使其充满丰富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不足之处
  2.1 教学思想不先进
  利用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来评价学生,其考试成绩越优秀,表明这个学生越优秀,这一错误的观念也造成很多老师的教学思想就是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教学目标,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老师完全按照课本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尽管学生获得了很高的考试成绩,这门课程的教学却没有真正的意义。在中学教育中,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的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觉得这门课程的成绩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进而致使老师不重视这门课程。所以,为进一步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实际意义,首先要改变教师以及学生的思想,让其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是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法律的了解,进而促进我国和谐友善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2.2 生活化教学设计存在缺陷
  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感受,进而达到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的效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渗透学科教学。但是,大部分老师对学生生活化理念不了解,加上本身教学水平不足,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严重缺乏创造性,趣味性,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实现渗透学科教学,也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3.1 联系实际生活,确立教学目标
  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学生要明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了之后又有什么作用。这就对老师有一定的要求,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给学生们设立正确的目标,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学会举一反三。用,不单单是在考试时运用,更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灵活运用。结合日常生活,把知识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生活教育理论的融合,能够更有效地确立教学目的。
  3.2 融入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生活化教育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把自身的生活体验带入到课堂中,将教学内容带入到生活中,实现课堂和生活的互通,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外,道德培养是综合素质的基本,是文明的象征,是当代社会关键的文明产物,而法治是确保社会可以有效运转的重要因素。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和生活相融合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在八年级的课本中第一课叫走进社会生活,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讲一讲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能够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价值观。老师根据学生讲的故事,在围绕着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这些故事编写成典范案例,促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活和课程的融合。
  3.3 突破教室局限,开展丰富室外实践
  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去发现,观察课堂以外的事物。既然要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案例再生动也不如学生真实的感受能够促进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地申请实践课堂,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生活中的道德法治,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教材中的内容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致,还能够提升课堂质量,进而叨叨生活化的教育目的。
  3.4 布置课后生活化作业
  发布课后任务,给学生布置作业是每一门科目的必要环节。作业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但是道德与法治并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在作业任务的发布上,也要有所创新,其不是简单地背诵,抄写就可以的,而是要合理地发布一些生活化的作业,把生活化延伸到作业任务当中去。老师可以再课后发布一些实践性质的任务,既不给学生添加作业压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换一种方式体验学习,通过自身的实践去体验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去发现身边的道德与法治。这样的一种生活化作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知识,推动教学质量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生活化教学模式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是教育的必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教育的改变而改善,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创新教学模式,把生活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效融合,关注学生实际生活,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我国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3]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