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 辛洪亮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第三中学



【正文】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青年一代的要求,新时代的高中生必须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使学习知识变得有意义。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这是很多同行们一直孜孜以求探究的课题。作为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把这几年教学中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如下几点:
  一、巧设情境,激发创新精神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如果有浓厚的兴趣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巧妙创设学习情境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仔细琢磨,这个情境的创设在内容方面要密切联系生活,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在时间上3-5分钟,不能占时太长,以免头重脚轻影响后面教学实践的用时。选择构思新颖的视频、视角独特、制作精美的PPT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Python时,先展示用程序设计出的烟花。然后我会对学生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都能用Python语言设计出程序,绽放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丽烟花。”学生会对接下来的部分充满求知的渴望。
  二、 巧设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设计问题。这个问题要能使学生有兴趣又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不能设置过难,也不能设置得太简单。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尖子生可以在其中当“小老师”帮助“学困生”,学困生是抬起脚、跳一跳就能完成。一节课中,不断层层递进,不断加大难度,使得学生们既体会到学习的求知欲望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建立自信心提高成就感。例如:在数据处理学习时,我经常结合生活实际用“任务驱动式”一连串地设置问题,一次设置一个,多个问题,层层递进。带着问题来逐一解决。巧妙地设置问题会使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兴趣。实践能力就在这一次次动手操作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在兴趣的推动下提高教学效率。
  三、 巧融学科,增强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现在已经融合在各个学科中,所以,能融合学科知识的课中,我们可以邀请老师来临时指导,这种形式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比如:在flash课上,我们可以请来美术教师指导大家,如何来设计绘制一只漂亮的蝴蝶,画好了蝴蝶作为原始素材,我们再利用信息技术让它挥动起翅膀。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更体验到了实践和创新的乐趣。学生们在课堂上经常乐在其中,到下课了也不愿离开。因为每一名同学都想让自己的蝴蝶挥动起美丽的翅膀。接下来,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蝴蝶飞舞在花丛中,那么又涉及到了场景的切换,学生每节课都意犹未尽,对下节课充满了期待。再比如:结合语文课文教学,我们引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制作课文的PPT,把自己的感悟写在其中。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学会了一种软件往往会对它越来越有兴趣,有学生就会想到在母亲节送给自己妈妈一个图文并茂、有音乐、有视频的PPT。信息技术虽然不是高考科目,但是在这一学科中,学生们收获了他们最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课要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做与众不同的作品,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设计的自由、应用的自由。我们教材常涉及的软件“Word”、“PowerPoint”、“flash”、“Photoshop”、“Python”、“人工智能初步”等都是学生创新的范围。可以说,信息技术课上有更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能和机会。总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精,这也是教师们一直默默追求的目标。让信息技术课真正成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主战场。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打造中国的IT航母,真正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