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者】 潘华桂
【机构】 广西容县黎村镇温泉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平时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相信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本,在不久之后许多学生一定会消除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略抒己见,意在抛砖引玉。
一、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兴趣是学生从事写作活动的积极态度倾向;写作自信即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写作活动充满信心,正如人们常说的做任何事“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我们注意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借鉴我国古代的作文教学经验,由“放胆文”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心文”降低起始阶段的习作要求,以消除对写作文的惧怕心理;另一方面,要以赞赏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不断体验到语言表达的成功与进步。
二、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依靠背佳句、套模式、仿写是远远不够的,这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只有真正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方能做到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对此,有人曾说,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如此,正如写作素材无处不有,只是我们缺少细致的观察。学生们的作文常常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对此,广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写作素材,引导他们于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这样,方能在习作时得心应手,既生动形象,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抒发真挚的感情。因而,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思维的起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有段。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还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成千上万成功写作模式,更重要的通过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开拓学生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读多看,还要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馆、板报和班级图书角等阵地的作用,以丰富学生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片段、好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读写结合,以课文为典范,给材料作讲解,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与思索,结合实际模仿写作,改写课文段落,在开拓思维方面会收到较好的效益,可让学生活跃想象,回顾生活,展开联想,极力写作循序渐进,从而产生兴趣与爱好。例如学习《灯光》一文指导学生在弄清课文脉络、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舍去次要的内容来缩写;学习《穷人》一文学续写“桑娜拉开帐子……”并要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用词造句恰如其分,表达人物真情实感,这种练习由于紧扣课文,学生想有所依,写有所鉴,学有所得,学起来兴趣然,写起来内容翔实,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加强实际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例如要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第一步可训练他们怎样认识事件的开始、发展、结果的全过程,第二步再训练他们去认识事物的重点和细节: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先练习,再练段、练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色彩分明。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展。
五、注重平时的积累
每当要写作文时,学生就开始发愁:有什么可写的呢?仿佛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就像一张旧照片,暗淡无光。的确,现在的小学生太“忙”了。除了,重复周一到周五“两点一线”的生活外,周六、周日还要转战四处,奔波劳苦地“上班儿”。难怪有不少教师面对学生写的空话、套话感叹:“学生太缺少生活了!”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充实的生活,就不会有精彩的作文。叶圣陶老先生曾告诫我们:“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虚空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或者染着不正当的习惯,却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能说、不该说而偏要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假若不知避开,唯有陷入模仿、虚伪、浮夸、玩戏的弊病里罢了。”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弊端之根源。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做到:
1.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生活的点滴
生活是素材的宝库,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应该说,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都有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课余生活也是比较丰富的。即使在小学生的身边,也有许多可以让学生记录的材料。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植物,季节的变化,激励学生发现同学之间的趣事,关注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把它们记录下来。如:本班的一位学生就细心地观察了一只流浪猫生小猫的过程,并将它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其中准确的描写让大人都望尘莫及,就是因为她真的去观察了,有真的生活。
这些记录可以是日记、周记、札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长篇大论,关键是养成积蓄的习惯。
2. 引导学生学会品味生活的真情
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感是小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所以情感的培养是离不开充实的生活的,对于思维能力并未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情感非常容易被激发起来,容易兴奋、激动。一旦儿童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和表达语言。
教师应培养孩子有一颗细腻的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去感受人间的真情,去放飞想象,陶冶情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客观特征,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的真谛
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但更是智慧的、高尚的。如:人教版五年级就有一篇由著名作家毕淑敏写的文章《学会看病》,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写出自己的一番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记录的人和事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引导学生去感悟平凡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平凡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思我所想,写我所看、所思、所感、所悟,不漠视生活,提高思想认识。
六、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输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王艳武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略抒己见,意在抛砖引玉。
一、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兴趣是学生从事写作活动的积极态度倾向;写作自信即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写作活动充满信心,正如人们常说的做任何事“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我们注意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借鉴我国古代的作文教学经验,由“放胆文”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心文”降低起始阶段的习作要求,以消除对写作文的惧怕心理;另一方面,要以赞赏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不断体验到语言表达的成功与进步。
二、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依靠背佳句、套模式、仿写是远远不够的,这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只有真正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方能做到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对此,有人曾说,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如此,正如写作素材无处不有,只是我们缺少细致的观察。学生们的作文常常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对此,广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写作素材,引导他们于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这样,方能在习作时得心应手,既生动形象,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抒发真挚的感情。因而,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思维的起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有段。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还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成千上万成功写作模式,更重要的通过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开拓学生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读多看,还要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馆、板报和班级图书角等阵地的作用,以丰富学生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片段、好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读写结合,以课文为典范,给材料作讲解,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与思索,结合实际模仿写作,改写课文段落,在开拓思维方面会收到较好的效益,可让学生活跃想象,回顾生活,展开联想,极力写作循序渐进,从而产生兴趣与爱好。例如学习《灯光》一文指导学生在弄清课文脉络、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舍去次要的内容来缩写;学习《穷人》一文学续写“桑娜拉开帐子……”并要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用词造句恰如其分,表达人物真情实感,这种练习由于紧扣课文,学生想有所依,写有所鉴,学有所得,学起来兴趣然,写起来内容翔实,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加强实际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例如要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第一步可训练他们怎样认识事件的开始、发展、结果的全过程,第二步再训练他们去认识事物的重点和细节: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先练习,再练段、练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色彩分明。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展。
五、注重平时的积累
每当要写作文时,学生就开始发愁:有什么可写的呢?仿佛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就像一张旧照片,暗淡无光。的确,现在的小学生太“忙”了。除了,重复周一到周五“两点一线”的生活外,周六、周日还要转战四处,奔波劳苦地“上班儿”。难怪有不少教师面对学生写的空话、套话感叹:“学生太缺少生活了!”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充实的生活,就不会有精彩的作文。叶圣陶老先生曾告诫我们:“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虚空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或者染着不正当的习惯,却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能说、不该说而偏要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假若不知避开,唯有陷入模仿、虚伪、浮夸、玩戏的弊病里罢了。”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弊端之根源。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做到:
1.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生活的点滴
生活是素材的宝库,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应该说,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都有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课余生活也是比较丰富的。即使在小学生的身边,也有许多可以让学生记录的材料。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植物,季节的变化,激励学生发现同学之间的趣事,关注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把它们记录下来。如:本班的一位学生就细心地观察了一只流浪猫生小猫的过程,并将它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其中准确的描写让大人都望尘莫及,就是因为她真的去观察了,有真的生活。
这些记录可以是日记、周记、札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长篇大论,关键是养成积蓄的习惯。
2. 引导学生学会品味生活的真情
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感是小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所以情感的培养是离不开充实的生活的,对于思维能力并未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情感非常容易被激发起来,容易兴奋、激动。一旦儿童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和表达语言。
教师应培养孩子有一颗细腻的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去感受人间的真情,去放飞想象,陶冶情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客观特征,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的真谛
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但更是智慧的、高尚的。如:人教版五年级就有一篇由著名作家毕淑敏写的文章《学会看病》,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写出自己的一番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记录的人和事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引导学生去感悟平凡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平凡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思我所想,写我所看、所思、所感、所悟,不漠视生活,提高思想认识。
六、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输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王艳武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