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生命美育:语文深度教学的灵魂

【作者】 潘桂法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中山中学



【正文】  【摘 要】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语文之美,需要校准审美视角,选准审美方式,通过深度备课,超越表层符号学习,进入深层美韵的探究。生命美育为人的精神打底,这是语文深度教学的灵魂所在,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 美的追求;语文深度教学;灵魂

  美与生命同在,与语文联姻。语文教学,以语言为载体传播美的思想与情感,展示美的场景和意境,从而给人以美的体验。虽然,每节语文课都是师生共同创作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课堂作品,但只有少数美意盎然的作品,才能进入课堂艺术的殿堂,因为生命美育为人的精神打底。 
  一、课堂审美的视点 
  有人说,优美的教学犹如山泉叮咚,吟诵着一首自然欢快的诗。流水的欢快流畅,固然是美,但其遇阻时的漩涡,遇崖时的瀑布,遇潭时的默念,何尝不是最美的姿态?贾岛那“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心领神会,卢延让那“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沉思苦吟,杜甫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何尝不是语文最美的姿态?美,在于让人心动的一刹那。
  美的语文,像是挖矿。挖出学生精神世界里一切可转化为教育资源的矿石;同时,这也是教师采掘自我生命之矿脉的过程。这种采掘,结伴着的势必有观点之间碰撞的火花。因此,美课之美,并不真正在于教的流程顺畅美,而更在于对学的卡点、争议点、顿悟点的沉思醒悟美;在于语文学习真正发生的“那一刹”!这可能就是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名义对审美发出“美是难的”慨叹的缘由吧。
  由此,完整的审美有两个视点:一是着眼于课程,即溯源性生成审美,就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感受并陶醉于审美意境与意象的美妙;二是着眼于核心素养,即发展性生成审美,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沉浸到作品里边去;是否有“那一刹”的顿悟发生;是否能读出个性化的情趣、理趣、事趣、物趣,并探究“趣”之为趣的文化之根,进而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美好的语文,是以感性为基础,协调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协调感性和理性的发展,让人的心灵产生顿悟,终而塑造人性的完满。
  二、生命美育的追求
  教育的迷宫,是美的迷宫。教育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入到美的迷宫?又该在何种火候,以何种方式,走出教育之美的迷宫?我想,这便是语文美育的追求!也是语文深度教学的基本目标。与所有美一样,语文之美,不是推理或演绎出来的,而是教育中的人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出来的,具体体现在三个字上:
  1.“泳”。达成语文之美,不可缺失的是文本涵泳。朗读是涵泳的起点,哪怕是囫囵吞枣地读,也能让语文增添许多活力,更不用说涵泳美读了。忘不了多年前特级教师黄玉峰教学《药》时用朗读不断感染学生的情景。重点朗读“买药”“坟场”两个情节。老师读,学生读,用心读,再三读;读得声情并茂,读得凝神屏气。然后让大家谈感受:有人说,好像看到了许多只鸭被一只只无形的手捏着向上提,那是多么麻木不仁的国民;有人说,好像看到了刽子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在往下滴,心中感到一阵酸痛;有人说,读到华老妈上坟时,仿佛看到了“两个老人、一只乌鸦、一座孤坟”的凄凉情景;也有人说,仿佛听到了夏瑜在坟里呐喊:“这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课上议论纷纷。这便是语文涵泳之美! 
  2.“慢”。“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语文是一个入心入境的“慢”过程。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引发了作者深沉而美丽思考:生命卑微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沦;正视生命,即使生命卑微,也照样活出精彩。教育起于生命,达于生命。教学中,如果我们把“寻找作者对生命认识变化的动因”为任务驱动而展开慢式美泳,那么学生得到的必将是一种崇尚生命的诗意之美的充满人文情怀活力的审美创造,这便一种德育与智育的协调。
  有人说“慢”是否会影响教学效率。其实语文教学的“快”与“慢”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如果“慢”是为了提升素养,那么它本质上就是“快”。表面上是节奏慢了,实质上是学生的思维活力更强了:“闲暇”往往可以寄托人的心神,涵养人的灵性;可以从哲人、诗人和经典作家处借得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3.“卡”。古代诗论有“诗无达诂”的说法,由于阅读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视野有差异的,同一个作品常常会作出不同的解释。甚至“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很难做出也不宜做出完全符合其本义的解释。这便是教学的卡点、探究点所在。教学之美,在于搭建一个让壮阔的想象风暴、激烈的情感风暴与隐匿的思维风暴之间微妙平衡的舞台。也就是对“卡点”创设一个引导学生自主自由、美思美论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大家“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可以争先恐后地“讲”,面红耳赤地“争”;放声地“笑”,动情地“哭”;聚精会神地“思”,句斟字酌地“写”……涵泳所得,一旦入了心,入了“梦”,它会在整个生命行为中潜伏着,可能将来会变成无以估量的什么东西,滋养终身!
  教育家于漪说过:“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就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美好的语文,我们需要我们站在情怀之舟上,撑起思考的长篙,不断向语文育人的“青草更青处”漫溯。即不断地触发学生的“愿知”,修正学生的“已知”,开发学生的“审知”,探索学生的“未知”,这样的语文课更有活力,更有推进感、纵深感与生长感!
  三、生命美育的达成
  无论是达成美的教育,还是达成教育之美,纵有多少策略、路径和方法,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深度备课。深度备课是一种研究,研究什么样的教育时间、教育空间、教育方式,最有助于人的生命主动、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没有确定性、唯一性答案,也不会穷尽的问题。因为里边所蕴含着的“多”与“少”、“快”与“慢”、“匀速”与“变速”,各有其背后的“价值意义”。教育者的教学设计,就是审视当时所需要的“价值意义”,并合理安排“加”“减”“乘”“除”的合理渗透。
  1.“加”。美的备课善用加法,备出温度,求情志。语文世界看上去浅,走进去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深度备课当思考:如何凭这例子引导学生钻进去,潜下去,沉入到文本深部,触摸到语文的灵魂。文学的特殊性,给了语文教师大胆想象的空间。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末尾: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知道,他拼命想挣扎到回家与娇妻团聚的那一天已经没有了,已经被这大火吞噬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含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地前行,雪地里一串逶迤的脚印渐渐延伸到远方……官逼民反,不得不反,何其之悲壮!教师要让学生去体味,去探究,去思辨,去生成!语文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境,美在灵性,美在丰富博大。
  2.“减”。美的备课善用减法,备出精度,求凝练。“大道至简”,真正的好课是本真的。本真到极致,就是美丽。课堂中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深度备课当研究:如何把深奥的道理说浅显,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展开教学。得意又得言,生意又生言。进而让语文课堂更自然、真实、有效。
  3.“乘”。美的备课,善用乘法,备出梯度,求生长。美好语文,追求语感,探得意蕴。一旦语感达成,语文美韵便如乘法,倍数增长。“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似乎是一句极普通的话,甚至了可以说是关心,让她歇一会;也或许是另有其事让她去做。但是,祥林嫂在刹那间感受到的真意却是:“你是一个不干净的有罪的女人!”“祖宗是不吃的!”顿时,“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地站着”。深度备课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达成这种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特定意义。
  4.“除”。美的备课备出美度,求共享。备课时,教师要留意把爱心的阳光温暖每一个教育的角落。着眼全局,公平施美。在一次人物形象意义分析课上,曾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是个怎样的形象?与我们有某种关联么?一石激起千重浪:面红耳赤地争,争先恐后地说,聚精会神地想——八竿子打不着与自己有关联!笔者点化:一只毛猴,当上“美猴王”,又希冀长生不老;一笔勾销了生死簿上的姓名后,却还想着绝对自由,便有了大闹天空。其中蕴含着一个道理: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也是一种“成长的烦恼”!茅塞顿开!美意融融!
  总之,生命美育为人的精神打底。我们不仅要校准审美视角,让学习真正发生,而且要高屋建瓴,研究如何让教学更有温度、精度、梯度,并求得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袁国超.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8
  [2]孙民云.追寻对的教育方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 
  [3]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J]. 基础教育课程,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