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如何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作者】 赵家娥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的大班教育工作主要是为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教学做准备,而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展开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所以,对于两者的衔接处理的方式将会影响到幼儿后续教育的效果。如何让幼儿步入小学后能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使得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科学合理化,是当下亟须研究与探索的课题。本文就如何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数学;小学数学;教育;衔接

  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石,是学生发展智力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为日后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其中以对数学学科的作用最为明显。数学教学作为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应当受到教师的重视,虽然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但其中有较多的共同点,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其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幼小衔接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幼小数学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衔接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幼儿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鼓励为主,因为5-6岁前的儿童认知结构极为不成熟,在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通常受直觉思维支配,这就决定了教育思想不能过于局限。而小学生不同于儿童,他们已经进入具体运算,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数不同物体的个数,然后慢慢抽象出数,并可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计算、书写整洁的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学教育指导思想主要是以既定要求为主。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在转换的过程中都较为生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目标转换不自然。幼儿数学教育主要是鼓励儿童感受自然,积极地探索周边的事物,并利用合适的言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儿童的感受,是一种感性的认知。而小学数学教育鼓励学生发展逻辑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数与计算以及基本的运算技巧等,从整体上来看,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幼小数学教育目标存在差异,而很多数学教师在教育目标互换方面不够自然。再次,幼小数学教育内容差异较大,教学中存在重复和断层。一般来说幼儿数学教育内容较为直观,而小学数学教育内容较为抽象,例如符号属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内容,儿童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没有深入接触过,他们就不理解符号的含义,例如“>、<、=”,这就属于教育内容的断层。而教育内容也存在一定的重复,例如数学教材中已经涉及到分类的学习,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又一次提出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最后,幼小数学教育方式的衔接不够恰当。在幼儿教育阶段,数学教师主要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课间氛围极为轻松;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教师主要是以课业教学为主,很多举办游戏教学活动,这就使得很少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感到压抑,不愿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2、如何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2.1教师教学活动中注重课程教材内容衔接
  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内容包含对物体的认知与分类、排序及数量比较、20以内的数字认识、简单的加减运算及直观的图形认知等,而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则以单、双数的组成,20以内的加减运算及应用题为主。就教学内容来看,幼小衔接的数学知识虽然存在重复,其实是为巩固学生数学基础做出考虑,但儿童面对重复的知识则缺乏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困难。因此,教师应当教学设计时做好衔接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直观图求与实物计算”向“抽象运算”过渡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实物分类与图求进行学习,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练习由简单到复杂的运算,促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进行思维认知,使其能够掌握分类关系运算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通过其形成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实物分类、图示操作的学习中建立内在的思维逻辑。此外,教师教学活动中注重课程教材内容衔接,使学生在幼小衔接的数学课程中培养自身的初步的数学能力,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2.2教法上的衔接
  幼儿教学具有比较直观的形象特点,是以兴趣欢乐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偏向游戏状态的学习。而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模式是以幼儿教学的方法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幼儿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教育衔接,教师应考虑到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学游戏性的特点,在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应进行连接,并有意识地以幼儿能接受的速度减少教学中的游戏成分,以消除幼儿进入小学初期因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不适应。在逐渐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时间,慢慢地接近小学的教学模式,使幼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2.3做好衔接教学管理
  首先是遵守时间的训练:训练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其次是独立性的训练: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最后是规则意识的训练:要求幼儿听上课铃声准备上课,听下课铃声再去小便、喝水、自由活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中,也反复强调严格遵守行为规则,课堂规则。
  结语
  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开始,小学教育是幼教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幼教和小教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习教材、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同时,教师应从幼儿的教材入手,弄清每个部分的教材在整体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使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进行幼儿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从而引领学生去创造、感受和领悟新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幼儿与小学数学教学能有一个良好的衔接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光庭,朱志华,甘萍,等.基于数学教育文化观的幼小数学活动(教学)衔接问题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08).
  [2]李德明,谢利民.从他者模仿到自我建构———幼、小数学衔接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9(02).
  [3]陆春明.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
  [4]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8(08).
  [1]王锦辉.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研究[J].成才之路,202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