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作者】 韩秀芳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公民镇三块石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引领小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的关键性课程,也是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为了带领小学生了解科学,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基础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对科学有更加具体的了解。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展开思考,并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科书内容为例,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一、 引言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对小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教师如何构建有效的实验课堂,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小学科学实验课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对课堂参与度不高、对教师的提问没有反应、一味跟从教师的实验步骤而不懂原理等,都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的有效性。
  二、 创建有趣的试验场景以提高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对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就要在实验开始前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这个情景应当是简单的、趣味性的,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实验怀有期待。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够强,在向小学生傳授科学知识时,不能呆板地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不要只按照教科书上的知识完成教学,要采用灵活的方式传授知识,将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上,可以采用向学生讲故事、变一个科学模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对学生稍加引导,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会对接下来的实验教学大感兴趣,愿意集中注意力参与实验,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此次实验的印象,通过本实验课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 展开互动教学以提高有效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学习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教师,教师的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化、生动有趣,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高课堂互动的方式提高效率。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要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中,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地进行教学互动。实验开始前,教师要准备足够的清水、醋、食用油、洗洁精等,并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猜测洗洁精直接放入水中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是否会溶于水,会浮在水面还是下沉,学生在进行讨论后告知教师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由于事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学生会在实验过程中更注意观察,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洗洁精直接加入水中不会溶解,而且会沉入水中。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将醋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是否能够溶于水。学生在做出自己的猜想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醋可以溶解在水中,而食用油不能,且食用油会浮在水的表面。在这次实验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先猜想,在实验过后,无论学生的猜想正确与否,这次实验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学生积极地参与了实验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时听讲就更加认真,对知识的汲取效率提升,增强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 学生积极动手实操以提高有效性
  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室的实验材料、实验工具太少,要节约使用,教师无法将实验工具分发给每一个同学,从而造成了教师一人在讲台进行实验,学生只能进行观察的现象。这种现象由于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太低,注意力不集中,且很多坐在后排的学生无法进行观察,在实际操作中的效率非常低,甚至在教师完成实验后很多学生不知道实验的步骤、现象。
  要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当今教学条件提升,实验室的配备已经能够保证每位学生亲手进行实验,因此教师就要改变旧的实验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入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学生才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寻找到科学实验的乐趣,注意力集中地完成实验,在实操过程中记住实验步骤,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牢记实验结果,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还是以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材中“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节课为例,这个实验过程非常简单,现象简单,实验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危险,非常适合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这个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材料多为无色,实验现象并不明显,比如将食用油加入水中,如果学生不能近距离观察,就很难发现浮在水面上薄薄的一层油,也就失去了进行实验的意义。带领学生动手实操,给学生分发一张表格用来记录实验现象,给学生提供多种液体,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液体加入水中,并记录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实验成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上的自信。
  五、 总结
  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对小学生的培养备受重视,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理念逐渐被普及。小学科学教育要顺应潮流,积极更新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景创设,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同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提高,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注意力更加集中,对实验过程、现象、结果的记忆更加深刻,一定能够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杰,李丹丹.巧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6):39.
  [2]时晓慧,邵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提高的策略性研究[J].吉林教育,2017(37):86.
  [3]曹文佳.基于《我们的身体》单元小学科实验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