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朱建平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地图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几乎和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同样悠久。信息载体与传播通道是地图的基本功能,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地理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如何阅读地图,如何使用地图。逐步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素养水平。
【关键词】 地图;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一、地图与地理教学
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以二维、多维及相关手段在球面、平面上表示出来的图像或图形。地图有较为严格的符号系统、数学基础知识及规范的文字注记。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地图图形、数学要素、辅助要素。从教学任务来看,地理教学主要是传授自然,以及社会地理现象,或者是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使用地图这种特殊的地理学语言,能够较为直观的学习相关知识,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说,地图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应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地图与地理教材
地图因为其功用不同,因此涵盖的信息也各有侧重点,如:在自然地图中,主要涵盖了地形、水文、植被、气候,以及土壤等信息。在社会经济地图中,则主要涵盖了工业、农业、交通、固定设施等相关信息。又因为其具体作用,可划分为:行政图、交通图、地形图等等。地图会贯穿于整个地理教材之中,图像在教材中的占比在20%左右,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知识占比在20%左右。由此可知,地图之于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三、地图与地理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具有知识性强、枯燥乏味等典型特征。传统的说教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例,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时,会倍感难度。若使用地理挂图、地球仪、景观图等,则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更是能让学生感受到地图的奥妙之处,如:使用Google Earth软件,可以清晰地找到学生所居住的社区,甚至具体的屋顶。此时,大家对于地图、地理的兴趣会瞬间激发出来。
借助地球仪,我们讲解昼夜变化,以及四季更替,将会更为直观。用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照射地球仪,并慢慢旋转,则会在瞬间明白昼夜形成的原因。借助地理挂图,大家能够快速分清四大洋与七大洲。为了提升大家对地图的使用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一些典型的地区,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埃及(金字塔)、巴黎(埃菲尔铁塔)等等。通过寻找具体地址,逐渐学会使用地图,并熟记一些常识性的地理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借助于地图,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和总结能力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慢慢构建立体思维模式,并归纳总结出地理规律,如:从赤道向两极,日照强度、温度会逐渐降低;而气候、植被、动物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样,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气候、植被等也会呈带状分布。当然,我们应首先让学生认识、熟记各种地理符号,并能讲这些符号转化为语言文字,从而实现图文的快速转化。
四、地图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一)有效的表达地理事物
地图能够客观的呈现各种地理事物的具体形态,如:高低、大小和形态等。在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地图》一章中,会涉及到比例尺、等高线、图例符号等众多基础性的知识。此时,可以说正是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我们借助彩泥(橡皮泥),甚至用泥巴做成一个山的形状,并按照比例标记“山”的高度,然后在不同高度,取横断面,从而让大家有更立体的感受。另外,借助例题的中国地形图,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主要河流、主要山脉等。从而快速梳理出我国地形图的特点:西高东低。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那么我国的河流是什么流向呢?大家会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来。通过上述分析和讲解,各种复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栩栩如生。
(2)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可以说,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碎片化特征,由此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当我们巧借地图这种独特的语言时,能够系统形象地反映出各种地理事物,以及相关要素、成因等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有关世界植被分布特征,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差强人意。如将世界气候分布图、全球大气环流图、世界植被类型图一并拿出来,通过分析气候、大气环流的特点和规律,然后就能简单地推断出,不同气候带的特有植被类型。从而在三者之间构建固定的联系,一旦有相关类型的习题,可根据精度和纬度分析出所在区域,并立刻反映出该地是什么气候,植被又是什么特点。这样,就能将各种碎片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形成有机地系统。
(三)让知识变得更为形象
在地理知识中,天文地理知识是重点和难点。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所谓的“时区”会有若干界限分明地“线”连接南北极,“黄赤交角”和四季变化更是让好多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此时,我们借助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赤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关系,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地球在公转、自转过程中,还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南北回归线的成因),从而理解各种地理现象。通过演示,各种抽象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并能铭刻于心。
总结
总之,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部分,也是学好地理知识的“捷径”。我们应培养学生会读图,会用图。并借助地图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各种地理现象。逐步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素养水平。
【关键词】 地图;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一、地图与地理教学
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以二维、多维及相关手段在球面、平面上表示出来的图像或图形。地图有较为严格的符号系统、数学基础知识及规范的文字注记。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地图图形、数学要素、辅助要素。从教学任务来看,地理教学主要是传授自然,以及社会地理现象,或者是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使用地图这种特殊的地理学语言,能够较为直观的学习相关知识,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说,地图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应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地图与地理教材
地图因为其功用不同,因此涵盖的信息也各有侧重点,如:在自然地图中,主要涵盖了地形、水文、植被、气候,以及土壤等信息。在社会经济地图中,则主要涵盖了工业、农业、交通、固定设施等相关信息。又因为其具体作用,可划分为:行政图、交通图、地形图等等。地图会贯穿于整个地理教材之中,图像在教材中的占比在20%左右,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知识占比在20%左右。由此可知,地图之于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三、地图与地理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具有知识性强、枯燥乏味等典型特征。传统的说教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例,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时,会倍感难度。若使用地理挂图、地球仪、景观图等,则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更是能让学生感受到地图的奥妙之处,如:使用Google Earth软件,可以清晰地找到学生所居住的社区,甚至具体的屋顶。此时,大家对于地图、地理的兴趣会瞬间激发出来。
借助地球仪,我们讲解昼夜变化,以及四季更替,将会更为直观。用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照射地球仪,并慢慢旋转,则会在瞬间明白昼夜形成的原因。借助地理挂图,大家能够快速分清四大洋与七大洲。为了提升大家对地图的使用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一些典型的地区,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埃及(金字塔)、巴黎(埃菲尔铁塔)等等。通过寻找具体地址,逐渐学会使用地图,并熟记一些常识性的地理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借助于地图,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和总结能力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慢慢构建立体思维模式,并归纳总结出地理规律,如:从赤道向两极,日照强度、温度会逐渐降低;而气候、植被、动物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样,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气候、植被等也会呈带状分布。当然,我们应首先让学生认识、熟记各种地理符号,并能讲这些符号转化为语言文字,从而实现图文的快速转化。
四、地图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一)有效的表达地理事物
地图能够客观的呈现各种地理事物的具体形态,如:高低、大小和形态等。在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地图》一章中,会涉及到比例尺、等高线、图例符号等众多基础性的知识。此时,可以说正是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我们借助彩泥(橡皮泥),甚至用泥巴做成一个山的形状,并按照比例标记“山”的高度,然后在不同高度,取横断面,从而让大家有更立体的感受。另外,借助例题的中国地形图,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主要河流、主要山脉等。从而快速梳理出我国地形图的特点:西高东低。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那么我国的河流是什么流向呢?大家会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来。通过上述分析和讲解,各种复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栩栩如生。
(2)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可以说,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碎片化特征,由此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当我们巧借地图这种独特的语言时,能够系统形象地反映出各种地理事物,以及相关要素、成因等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有关世界植被分布特征,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差强人意。如将世界气候分布图、全球大气环流图、世界植被类型图一并拿出来,通过分析气候、大气环流的特点和规律,然后就能简单地推断出,不同气候带的特有植被类型。从而在三者之间构建固定的联系,一旦有相关类型的习题,可根据精度和纬度分析出所在区域,并立刻反映出该地是什么气候,植被又是什么特点。这样,就能将各种碎片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形成有机地系统。
(三)让知识变得更为形象
在地理知识中,天文地理知识是重点和难点。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所谓的“时区”会有若干界限分明地“线”连接南北极,“黄赤交角”和四季变化更是让好多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此时,我们借助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赤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关系,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地球在公转、自转过程中,还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南北回归线的成因),从而理解各种地理现象。通过演示,各种抽象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并能铭刻于心。
总结
总之,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部分,也是学好地理知识的“捷径”。我们应培养学生会读图,会用图。并借助地图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各种地理现象。逐步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