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读演结合,乐学语文

【作者】 汤川东

【机构】 四川省越西县普雄镇民族小学校



【正文】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方法有很多,而课本剧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学习课文时开展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习对孩子来说,学习模式固定,学习内容大同小异,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的讲解,对课文的朗读,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但领悟不够深刻。课本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激起了孩子们参与的强烈兴趣,调动了他们表现的欲望,自主性得到提高,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自主性的改变,让他们从中得到了学习的乐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易引起疲劳,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结合课文特点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可改变他们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例如,《夏夜多美》讲述的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朋友帮助下它顺利回到了家。课文教学目标要求不仅体会夏夜的美丽,还要感悟人物助人为乐的心灵美。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一个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加上自己的想象,去感悟夏夜美丽的景色,体会文中小动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天真可爱的表情,稚嫩的童声演绎出了心灵的美好。学生通过表演将故事的情节展现出来,对内容的理解已心领神会,也激发了孩子们表现的欲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要求的提高,学生被关注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都想展示自己美好自信的一面,哪怕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也能在内心留下成长的印记。教师的鼓励和恰当的点拨,使他们增强了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加深理解,增强感悟能力
  课本剧是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改编而成的。它不仅保持原有的课文内容,而且是对课文主题的深化。因此,让学生熟读课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展示表演。例如,课文《狐狸和乌鸦》中,学生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经历,对狐狸狡猾和乌鸦糊涂的本性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演课本剧的方式,哪怕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能将狐狸和乌鸦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草船借箭》描写了神机妙算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后,引导学生如何运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将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真正将人物特点牢记于心,才能灵活自如地表现出来。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牢固地掌握课文内容,增强了理解感悟能力,是对单纯课堂学习的深化巩固。
  三、发展思维,培养多种能力
  学生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1、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同时将书面语言总结提炼,用适合表演的语言展示出来,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验,也是不同层次的提升。
  2、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课文的理解到课本剧表演,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只要符合课文大体情节,孩子们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想法,对课文进行合理的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把《小木偶的故事》加以延伸:小木偶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以后,会遇到什么人,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编。生活经验和思维的不同,孩子们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版本。在内容丰富的展示活动中,既是思维的碰撞,也是学习和交流,极大地拓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课本剧的展演最终要通过人物来实现,生动形象的表演能力因人而异,需要老师观察挖掘,选择合适的角色,演出效果才能最佳,感染力才会增强。在学习《梅花魂》时,学生不易理解主人公的爱国之情,仅仅通过朗读对学生感染力不够。因此,除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还与学生配合,采用表演的形式表达主人公对祖国的怀念之情,我们置身其中,情到处潸然泪下,内心有了触动,深刻感悟到主人公对祖国的眷恋和不舍。根据人物特点,我们选择了感情细腻的同学表演,我们的精彩表演触动了全体学生,仿佛同学们就是老华侨,不由自主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课本剧的魅力。表演时不仅研究人物之间的配合,做到衔接自如,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让课本剧走进课堂,读演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学生外在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使他们变得自信有活力;其人文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事物的认识和内心的体验让他们成长,更加明事理。课本剧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学生乐意接受,因此教学效果也很明显。它使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充满学习的乐趣,也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