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从“爱”“细”“实”着手,让工作熠熠生辉
【作者】 李 雪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杨家畈中心小学
【正文】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过这样一段话:“贵人和匠人的区别在于,匠人只教书,不育人,贵人不但教书,而且育人。育人的贵人会受到学生终生的惦念,并将爱的教育传承下去,而教书的匠人犹如旧日私塾的先生,他们教授学生以知识,家长回馈他们以衣食物。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贵人,而非匠人。”回首自己近两年来教书育人之路,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朱永新老师这段话的深层意义。下面我就从“爱”“细”“实”这三方面来谈谈我工作中的感受:
一、用“爱”撑起孩子的一片天空
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关爱学生”。我认为:其实一个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教师的爱要撒向每一位学生,要学习墨子主张的“爱无差等(兼爱)”的观念。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爱他就接受他最真实的样子,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记得在2016年新教师培训中观看的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讲述了八岁男孩“伊夏”和他所读寄宿学校的美术老师“尼克”的故事。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后,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校。虽然伊夏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在和尼克相处的日子里,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通过这部影片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都是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角色。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待我们发现。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名学生让我记忆犹新。他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学习上也比较吃力,在班上就是个毫不起眼的学生。但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写最想对父母说的话,他这样写到:“我希望爸爸妈妈都能陪在我身边,希望我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得到爸爸妈妈爱......”。看到他写的这些,我私下和他聊了聊,才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在过年的时候闹矛盾了,现在妈妈回了老家,爸爸外出打工去了,现在是外公在家带他,后来我耐心的开导他,并拿给他一些吃的和学习用品,告诉他这是老师对你鼓励,相信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变得越来越好。果然通过这次沟通交流之后,这个孩子变得更加开朗了,学习上比之前更加主动认真了,书写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这个简单的事例更加说明了教师的“爱”一定要撒向每一位学生。
二、从“细”节着手,让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育,是精细得连上帝都轻轻呼吸的工作”。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每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事情,教学工作当然也不例外。从2016年入职到现在,我一直教学低学段学生,由于低学段的学生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他们对于学习用品的整理、衣食住行、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的完成等,常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帮助,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在二年级新学期开始,当我接手一个全新的班级时,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于去规范学生的言行,而是利用班队会和课余时间与学生多交谈沟通,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们开展沟通。记得开学时第一次家长会,主题就是“习惯养成教育——好习惯益终身”,并且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展示了一二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以及家长们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他们在纸上写出孩子在生活中和在学习上的坏习惯以及生活中的烦恼。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就能快速的摸清班上孩子的性格特点,方便我对他们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之后,我就会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尽可能详尽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正因如此,学生就明白了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我们班,我一直采用“小组教学”,捆绑式教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组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管理整个小组。然后采取“加分”“减分”制,表现好的个人直接给所在的小组加分,表现不好的则直接扣分,最终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当每周获得流动红旗或是每月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时,我都会给每一小组加上一分,让学生们知道这个荣誉是班上所有的学生共同努力得来的。
三、脚踏“实”地,扎“实”工作
“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记得之前去房县东城小学学习,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东城小学校长说的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学校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班子必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所以在我的工作中,不论是教学工作还是政教方面,各项工作我都会认真扎实的去逐一落实。在我们班,每一项制度出台后的第一个执行者就是我。比如,要求学生看到地面上有纸主动捡起来,我总是给学生做榜样。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看到了,我就会主动地弯下腰。时间长了,学生们也就能主动捡垃圾了,习惯也就自然形成。这就是常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在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还有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除了学校开展家长会工作之外,我会不定时的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平时班上某某学生有了异常,我会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会和家长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帮助孩子改正。
总之,教师想要做学生心目中“会教书的贵人”,就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用“实”约束学生,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对学生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之中。
一、用“爱”撑起孩子的一片天空
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关爱学生”。我认为:其实一个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教师的爱要撒向每一位学生,要学习墨子主张的“爱无差等(兼爱)”的观念。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爱他就接受他最真实的样子,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记得在2016年新教师培训中观看的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讲述了八岁男孩“伊夏”和他所读寄宿学校的美术老师“尼克”的故事。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后,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校。虽然伊夏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在和尼克相处的日子里,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通过这部影片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都是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角色。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待我们发现。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名学生让我记忆犹新。他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学习上也比较吃力,在班上就是个毫不起眼的学生。但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写最想对父母说的话,他这样写到:“我希望爸爸妈妈都能陪在我身边,希望我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得到爸爸妈妈爱......”。看到他写的这些,我私下和他聊了聊,才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在过年的时候闹矛盾了,现在妈妈回了老家,爸爸外出打工去了,现在是外公在家带他,后来我耐心的开导他,并拿给他一些吃的和学习用品,告诉他这是老师对你鼓励,相信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变得越来越好。果然通过这次沟通交流之后,这个孩子变得更加开朗了,学习上比之前更加主动认真了,书写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这个简单的事例更加说明了教师的“爱”一定要撒向每一位学生。
二、从“细”节着手,让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育,是精细得连上帝都轻轻呼吸的工作”。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每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事情,教学工作当然也不例外。从2016年入职到现在,我一直教学低学段学生,由于低学段的学生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他们对于学习用品的整理、衣食住行、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的完成等,常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帮助,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在二年级新学期开始,当我接手一个全新的班级时,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于去规范学生的言行,而是利用班队会和课余时间与学生多交谈沟通,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们开展沟通。记得开学时第一次家长会,主题就是“习惯养成教育——好习惯益终身”,并且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展示了一二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以及家长们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他们在纸上写出孩子在生活中和在学习上的坏习惯以及生活中的烦恼。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就能快速的摸清班上孩子的性格特点,方便我对他们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之后,我就会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尽可能详尽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正因如此,学生就明白了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我们班,我一直采用“小组教学”,捆绑式教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组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管理整个小组。然后采取“加分”“减分”制,表现好的个人直接给所在的小组加分,表现不好的则直接扣分,最终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当每周获得流动红旗或是每月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时,我都会给每一小组加上一分,让学生们知道这个荣誉是班上所有的学生共同努力得来的。
三、脚踏“实”地,扎“实”工作
“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记得之前去房县东城小学学习,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东城小学校长说的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学校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班子必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所以在我的工作中,不论是教学工作还是政教方面,各项工作我都会认真扎实的去逐一落实。在我们班,每一项制度出台后的第一个执行者就是我。比如,要求学生看到地面上有纸主动捡起来,我总是给学生做榜样。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看到了,我就会主动地弯下腰。时间长了,学生们也就能主动捡垃圾了,习惯也就自然形成。这就是常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在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还有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除了学校开展家长会工作之外,我会不定时的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平时班上某某学生有了异常,我会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会和家长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帮助孩子改正。
总之,教师想要做学生心目中“会教书的贵人”,就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用“实”约束学生,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对学生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