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 党建莹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关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思,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是全体教师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是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一番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会使用单向的灌输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最终出现了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做出改变,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原则与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使用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究欲望的年龄阶段,获得信息的途径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课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生动的情景激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比例”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了情景导入的方法。首先对学生说道:“同学们,每次过年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外出去游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老师最想要去的地方是成都,那里可是大熊猫的故乡,但是老师不知道去成都要花多少时间,如果能知道咱们这里到成都的距离就好了!谁能帮老师测量一下?”然后给学生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自愿上来测量,但是在地图上显示出来的距离只有一小截,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计算距离。于是,我接着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大家看到地图上的距离是不是感到很困惑,别人是怎么通过地图计算距离的呢?其实啊,地图上有‘比例尺’!…”这样,就将教学内容成功地引了出来,同时让学生产生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想,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难以充分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只能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生成的过程,而不是只知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节内容时,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圆锥体积等于三分之一与其等底等高圆柱体积”这一结论。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利用尺子、剪刀、纸、胶带等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首先要制作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锥体,那么接下来怎么得出这一结论呢?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将准备好的圆锥体里面放满沙土,然后将圆锥里的沙土倒入到圆柱里,接着再装满、再倒…让学生观察把圆柱倒满一共倒了几次?通过结论说明什么?这样,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大脑、手和口都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并学会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论,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三、采用全面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评价往往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的,导致教学出现了很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失去了教育的初衷。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采用全面而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十分有必要。
  教师要改变过去只针对学生的成绩做评价的弊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水平等;在评价的主体上也要做到多元化,使用教师综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一番探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追求有效化的教学,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小学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展开探究式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数学课程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春妮.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