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作者】 刘立满
【机构】 河北省赵县谢庄乡大东平学校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应用意识。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普通的情境,学生都没有兴趣和激情。如果能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使用一些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举例,往往能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课堂教学的举例方式有四种。
一、数据例
数据例是指在教学四则运算的同时,举出与教程相近的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去思考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8乘2时,不要直接叫学生背诵口诀“二八十六”,而是先说明“8乘2”所表示的意义,而是给出一个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一条小船可以坐8个人,现在有两条小船,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并给出相应的简笔画,说明两条船上各坐8人,就是2个8,然后叫学生自己数一数两条船上一共有多少人,最后再确定出算式定义;8乘2表示2个8,就是16.
七年级数学下册《立方根》,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它的边长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判断立方根的由来与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思考、总结,逐步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2、用到的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正数,负数和0,及其的立方值
定性数据:立方根的定义
二、实物例
实物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举例方式,通常把这些实物说成是“教具”。这种“教具”的制作简单,直观性强,能直截了当地将数的概念灌输到学生思维里。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26除以4商几余几”时是这样做的,首先讲解这道题的题意是把26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几份。然后给出事先准备好的26个五角星,叫4位学生上台,然后要求班长把这26颗五角星平均分发给那4位同学。
在分发五角星时,强调“平均”两个字,其他学生们会针对这两个字监督班长分发时是不是公平。通过分发五角星,学生们很快领悟了分发结果,把2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还余2。通过这样的两三个实例,学生很快明白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例
在教学中实施实践举例,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还能陶冶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有这样一个数学题:在学校教学楼后面开辟一个长和宽分别是12米和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中一个长边紧靠墙壁,为了保护花圃内的花不受踩踏,必须给这个花圃砌上1米高、0.3米厚的围墙,计算砌这个花圃围墙需要多少立方米砖料。
在教学这类题时,往往不需要在课堂上作太多讲解,而是把学生带到实地考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在按长方形公式计算周长时需要减掉一条长边来计算围墙体积,在学生算出需要砖料的确切数据时,再进一步进行引伸,把问题进化到需要多省颗砖等。在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计算的同时,穿插对家乡建设,国防建设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在建筑上的重要意义。
四、悬念例
在文学创作中,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悬念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一些趣味数学题时,用悬念案例更有效。
例如一个数学题:一群人牵着一群马,从脚下数共有118只脚,从头上数共有36个头,问人、马各有几?
我在教学这类题时,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反复温读几遍,充分明白题目意思后再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往往都会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寻找答案,于是我给他们提出了一个悬念:要是这36个头全部是马头,会出现什么状况。悬念一出,立即激活了学生思维,他们在悬念的引导下利用假设法进行推导,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列出了正确的运算步骤。
加强实践操作,促进主动参与。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可以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材料和工具,并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动手操作的活动。因为学生对操作有兴趣,喜欢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尤其是有些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我们可以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全班分成4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其中一、三小组用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二、四小组所用的是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用圆锥体装沙,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体内,验证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很快就有了实验的结果。一、三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另外两个小组却得出了不同的反对意见。这时,教师可顺势点拨,让他们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再一次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导教学,扩散学生思维,不能死记硬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举例,往往能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课堂教学的举例方式有四种。
一、数据例
数据例是指在教学四则运算的同时,举出与教程相近的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去思考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8乘2时,不要直接叫学生背诵口诀“二八十六”,而是先说明“8乘2”所表示的意义,而是给出一个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一条小船可以坐8个人,现在有两条小船,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并给出相应的简笔画,说明两条船上各坐8人,就是2个8,然后叫学生自己数一数两条船上一共有多少人,最后再确定出算式定义;8乘2表示2个8,就是16.
七年级数学下册《立方根》,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思考: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它的边长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判断立方根的由来与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思考、总结,逐步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2、用到的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正数,负数和0,及其的立方值
定性数据:立方根的定义
二、实物例
实物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举例方式,通常把这些实物说成是“教具”。这种“教具”的制作简单,直观性强,能直截了当地将数的概念灌输到学生思维里。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26除以4商几余几”时是这样做的,首先讲解这道题的题意是把26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几份。然后给出事先准备好的26个五角星,叫4位学生上台,然后要求班长把这26颗五角星平均分发给那4位同学。
在分发五角星时,强调“平均”两个字,其他学生们会针对这两个字监督班长分发时是不是公平。通过分发五角星,学生们很快领悟了分发结果,把2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还余2。通过这样的两三个实例,学生很快明白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例
在教学中实施实践举例,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还能陶冶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有这样一个数学题:在学校教学楼后面开辟一个长和宽分别是12米和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中一个长边紧靠墙壁,为了保护花圃内的花不受踩踏,必须给这个花圃砌上1米高、0.3米厚的围墙,计算砌这个花圃围墙需要多少立方米砖料。
在教学这类题时,往往不需要在课堂上作太多讲解,而是把学生带到实地考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在按长方形公式计算周长时需要减掉一条长边来计算围墙体积,在学生算出需要砖料的确切数据时,再进一步进行引伸,把问题进化到需要多省颗砖等。在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计算的同时,穿插对家乡建设,国防建设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在建筑上的重要意义。
四、悬念例
在文学创作中,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悬念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一些趣味数学题时,用悬念案例更有效。
例如一个数学题:一群人牵着一群马,从脚下数共有118只脚,从头上数共有36个头,问人、马各有几?
我在教学这类题时,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反复温读几遍,充分明白题目意思后再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往往都会用猜谜语的方式来寻找答案,于是我给他们提出了一个悬念:要是这36个头全部是马头,会出现什么状况。悬念一出,立即激活了学生思维,他们在悬念的引导下利用假设法进行推导,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列出了正确的运算步骤。
加强实践操作,促进主动参与。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可以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材料和工具,并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动手操作的活动。因为学生对操作有兴趣,喜欢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尤其是有些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我们可以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全班分成4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其中一、三小组用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二、四小组所用的是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用圆锥体装沙,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体内,验证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很快就有了实验的结果。一、三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另外两个小组却得出了不同的反对意见。这时,教师可顺势点拨,让他们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再一次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导教学,扩散学生思维,不能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