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 王 芳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们快速学会模仿与记忆。小学阶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然是教学中的核心,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本文以小学阶段图形教学为切入点,就如何深入挖掘教材,做好动手操作指导,以及有效地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让小学生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并探讨一些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动手能力;教学方法
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良好的提高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图形教学时,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定要为学生们多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借助双手近距离接触数学知识。
一、深入挖掘教材,给学生们提供动手的机会
图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多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图形的教学内容占有较大比重。教师应当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教材“背后”的知识点,寻找关于图形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机会,例如:有关立体图形,蕴含着众多的图形知识。学生们必须理解并牢牢记住几何图形知识,才能构建相关的空间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用剪纸的方法做出正方形,通过不同裁剪拼接,获得长方形、三角形,乃至圆形。还可以用纸做出七巧板,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拼接出不同的形状。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单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纸板和工具,让学生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学生们动手裁剪、拼接图形,可形成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借助相关面积公式,推断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图形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动手操作,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加强动手操作的指导,提高操作效率
科学有效的指导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借助于动手操作,学生能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享受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更能从深层次理解公式、原理、定义,其记忆效果远比“死记硬背”的效果更好。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供合理的指导。第一,培养学生日常操作标准。这不仅有助于动手操作能力更为安全,还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效率,避免浪费大量的课上时间。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数学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规范性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第二,保证指导方法的科学性。指导方法可以是示范性的指导,或者是操作演示法。但在操作演示时,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专注性,以此判断自己的演示是否具有吸引力。并在学生后续操作中,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例如:在《图形与变换》单元,图形的变化增加了“平移”和“旋转”等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开展教学。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观察图形平移、旋转时产生的结果。甚至可制作出一些不规则图形进行旋转,从而形成有意思的立体图案。数学教师应使用同样的教具进行现场演示,此时让学生掌握操作规范。在后续操作中,学生要学会认真观察,并在亲自操作中掌握操作要领,以及图形“运动”时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物体(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等)。
三、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不断提升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总结、再积累的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个人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还需多观察、多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总结。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们会针对同类问题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学生思考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会随之提升。而动手能力会让学生“0距离”接触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学习体验可能终生难忘。在亲身体验后,让学生们快速归纳总结,并提出有见地的看法,从而促进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与操作之中,同样以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例: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公式:S=ab。借助于三角形模型(先使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接成一个长方形,但大家可以直观地发现,S=ab是两个相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则应该为:S=1/2ab。此时,学生会产生质疑,“该公式同样适用于钝角/锐角三角形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钝角或锐角三角形(相同的两个),然后进行拼接、裁剪、再拼接,大家会非常直观的发现,该公式适用于所有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另外,完成一系列操作后,还需进行评价分析,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下次操作再次出现。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图形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动手过程中能够深刻地领悟数学原理和相关公式,这种学习体验的效果远比教师“口若悬河”的说教更有效一些。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并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大家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修正。
【关键词】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动手能力;教学方法
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良好的提高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图形教学时,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定要为学生们多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借助双手近距离接触数学知识。
一、深入挖掘教材,给学生们提供动手的机会
图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多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图形的教学内容占有较大比重。教师应当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教材“背后”的知识点,寻找关于图形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机会,例如:有关立体图形,蕴含着众多的图形知识。学生们必须理解并牢牢记住几何图形知识,才能构建相关的空间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用剪纸的方法做出正方形,通过不同裁剪拼接,获得长方形、三角形,乃至圆形。还可以用纸做出七巧板,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拼接出不同的形状。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单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纸板和工具,让学生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学生们动手裁剪、拼接图形,可形成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借助相关面积公式,推断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图形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动手操作,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加强动手操作的指导,提高操作效率
科学有效的指导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借助于动手操作,学生能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享受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更能从深层次理解公式、原理、定义,其记忆效果远比“死记硬背”的效果更好。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供合理的指导。第一,培养学生日常操作标准。这不仅有助于动手操作能力更为安全,还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效率,避免浪费大量的课上时间。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数学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规范性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第二,保证指导方法的科学性。指导方法可以是示范性的指导,或者是操作演示法。但在操作演示时,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专注性,以此判断自己的演示是否具有吸引力。并在学生后续操作中,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例如:在《图形与变换》单元,图形的变化增加了“平移”和“旋转”等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开展教学。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观察图形平移、旋转时产生的结果。甚至可制作出一些不规则图形进行旋转,从而形成有意思的立体图案。数学教师应使用同样的教具进行现场演示,此时让学生掌握操作规范。在后续操作中,学生要学会认真观察,并在亲自操作中掌握操作要领,以及图形“运动”时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物体(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等)。
三、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不断提升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总结、再积累的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个人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还需多观察、多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总结。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们会针对同类问题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学生思考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会随之提升。而动手能力会让学生“0距离”接触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学习体验可能终生难忘。在亲身体验后,让学生们快速归纳总结,并提出有见地的看法,从而促进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与操作之中,同样以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例: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公式:S=ab。借助于三角形模型(先使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接成一个长方形,但大家可以直观地发现,S=ab是两个相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则应该为:S=1/2ab。此时,学生会产生质疑,“该公式同样适用于钝角/锐角三角形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钝角或锐角三角形(相同的两个),然后进行拼接、裁剪、再拼接,大家会非常直观的发现,该公式适用于所有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另外,完成一系列操作后,还需进行评价分析,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下次操作再次出现。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图形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动手过程中能够深刻地领悟数学原理和相关公式,这种学习体验的效果远比教师“口若悬河”的说教更有效一些。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并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大家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