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作者】 韩树忠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特殊教育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迅猛发展的进程中,特殊教育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数学教学,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中,特殊教育数学老师在实际课堂上增加了众多生活化的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了特殊教育效果,强化了特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能力。所以,此文将简要的阐述在特殊教育数学课堂上融入生活化理念的教学方案,逐步推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生活化教学;数学
“新课標”所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教育教学的生活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材,较普通学校简单、实用、更贴近生活。正是因为教材来源于生活,因此,从教材内容上看,数学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他们在学与玩中掌握知识技能,获得生活经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一、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在实际特殊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老师为了增加特殊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需要借助其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激起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欲望。但是在此过程中,数学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学生创建生活学习场景时,一定要深入调查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设置要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学生在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有关知识时,数学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大屏幕向这些特殊学生播放“三明治”、“桌面”以及“车轮”的平面图画,引导这些特殊学生辨别其中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的,并高效的融合其丰富的生活经历,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图形的认知记忆,为后期利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使用生活资源丰富数学课堂
数学老师常常为了增强特殊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实用能力,会借助生活化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基础认知。借助生活用品实行教学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仅可以给特殊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还能够让学生高效的融合数学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内容,逐步强化其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比方说,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有关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选择苹果或者橘子为教学工具,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奖励学生们近期的良好表现,老师为班级的学生准备了20个苹果和10个橘子,但是班级里有25个人,请问假如把这些水果给每个同学发一个,最后还剩下了多少?数学老师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把特殊学生引入现实的数学问题中,激起其自主思考的能力,逐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的健康发展进程。
三、在数学课堂上积极融入生活游戏
在特殊学校数学课堂上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数学老师积极引用生活化的内容给这些特殊学生提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所以说,数学老师需要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联想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其得到充分发展,并有效调动课堂氛围,逐步提高特殊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有关内容时,数学老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以其自身的座位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散寻找不同学生的方位,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实物位置确定的重要条件,带领学生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亦或是把实际课堂模拟成“电影院”,让学生按照坐标的方式寻找不同的座位号,这时还可以借助“找座位”的游戏活动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丰富数学教学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四、通过生活化合作探讨,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让更多特殊的学生融入到实际学习活动中,借助生活小故事引出课堂内容,最大限度的增加特殊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学会深入挖掘问题、探索真理以及处理问题。
比如,数学老师在讲解“分数”模块时,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等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可以怎么表示?让这些特殊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从而引出分数的相关概念。接下来数学老师把4等份苹果和5等份的梨混合到一起,再次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一份如何表示?与苹果分成的1等份有何区别?最终在数学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这一结论:不论何种物体,只要可以平均分成几等份,其中的每一份都可以用分数1/n来表示。老师这样的生活化教学,高效的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逐步强化了特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能力。
五、结束语
特殊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让每一个特殊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生活,使之适应社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反映学生现在的生活,而且要着意建构学生未来的生活;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课堂模式,让特殊学校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更多特殊学生爱上数学,爱上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桂香.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10.
[2]桂知旻.特殊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概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42.
[3]刘尼尼.直接教学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7(24):51-55.
[4]丁宏盛.刍议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60.
[5]吴建宏.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71+82.
【关键词】 特殊教育;生活化教学;数学
“新课標”所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教育教学的生活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材,较普通学校简单、实用、更贴近生活。正是因为教材来源于生活,因此,从教材内容上看,数学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他们在学与玩中掌握知识技能,获得生活经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一、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在实际特殊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老师为了增加特殊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需要借助其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激起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欲望。但是在此过程中,数学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给学生创建生活学习场景时,一定要深入调查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设置要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学生在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有关知识时,数学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大屏幕向这些特殊学生播放“三明治”、“桌面”以及“车轮”的平面图画,引导这些特殊学生辨别其中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的,并高效的融合其丰富的生活经历,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图形的认知记忆,为后期利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使用生活资源丰富数学课堂
数学老师常常为了增强特殊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实用能力,会借助生活化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基础认知。借助生活用品实行教学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仅可以给特殊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还能够让学生高效的融合数学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内容,逐步强化其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比方说,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有关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选择苹果或者橘子为教学工具,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奖励学生们近期的良好表现,老师为班级的学生准备了20个苹果和10个橘子,但是班级里有25个人,请问假如把这些水果给每个同学发一个,最后还剩下了多少?数学老师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把特殊学生引入现实的数学问题中,激起其自主思考的能力,逐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的健康发展进程。
三、在数学课堂上积极融入生活游戏
在特殊学校数学课堂上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需要数学老师积极引用生活化的内容给这些特殊学生提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所以说,数学老师需要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联想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其得到充分发展,并有效调动课堂氛围,逐步提高特殊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有关内容时,数学老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以其自身的座位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散寻找不同学生的方位,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实物位置确定的重要条件,带领学生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亦或是把实际课堂模拟成“电影院”,让学生按照坐标的方式寻找不同的座位号,这时还可以借助“找座位”的游戏活动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丰富数学教学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四、通过生活化合作探讨,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让更多特殊的学生融入到实际学习活动中,借助生活小故事引出课堂内容,最大限度的增加特殊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学会深入挖掘问题、探索真理以及处理问题。
比如,数学老师在讲解“分数”模块时,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等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可以怎么表示?让这些特殊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从而引出分数的相关概念。接下来数学老师把4等份苹果和5等份的梨混合到一起,再次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一份如何表示?与苹果分成的1等份有何区别?最终在数学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这一结论:不论何种物体,只要可以平均分成几等份,其中的每一份都可以用分数1/n来表示。老师这样的生活化教学,高效的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逐步强化了特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能力。
五、结束语
特殊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让每一个特殊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生活,使之适应社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反映学生现在的生活,而且要着意建构学生未来的生活;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课堂模式,让特殊学校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更多特殊学生爱上数学,爱上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桂香.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10.
[2]桂知旻.特殊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概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42.
[3]刘尼尼.直接教学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7(24):51-55.
[4]丁宏盛.刍议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60.
[5]吴建宏.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