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作者】 南 科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以培养学生品德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是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减少心理压力,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早已显露端倪,作为一门使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为根本教育目标的学科,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广大高中德育教学工作者究竟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学习;其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教师要开展专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最后,制定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二、积极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要将实践活动纳入德育工作中,并定期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独特的优势,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综合能力。例如:艺术节、科学节、军训活动,有组织的社会调查等多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要懂得爱劳动、爱生活、珍爱生命。另外,实践活动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社会、国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队伍水平
德育教师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我在以往的听课实践当中发现:负责思想品德授课的教师要不是对德育工作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方面的意识缺失,要不就是有融合这两种工作的意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没有融合这两方面工作的能力,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融合,非常有必要开展针对高中德育教学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我建议学校定期组织专业座谈会,邀请资深心理健康专家来校讲课,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出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座谈研究之需要,学校可以开展学习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德育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积极性。
四、创设优良环境,提供教育条件
正如哲学上所说,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校园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校园文化环境实质上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主体文化精神,学校应当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创设优良的文化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提供工作条件。
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是相当有必要的,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一直在口头上说如何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但是不愿意在实际行动上下工夫,舍不得花费资源用于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这对思想品德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带来了一定阻碍,这一陋习必须予以转变。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半段,升学考试压力、未来职业选择压力、家庭生活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逐渐抬头,建设心理咨询室正是期望为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提供场所。德育教师可以与心理咨询师积极沟通,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和德育活动。例如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考前心理压力大释放”、“热线电话免费打”等活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战场,跟学习有关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就是教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迫在眉睫。学校应强化教师整体的责任感,加强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养,确保每一个教师心理健康,培养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正确的引导方式,共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影响贯穿着一个人的一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及行为的形成都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造就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学校应协同家长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工作。家长应时刻掌握孩子的日常动态,结合学校的教育要素,以家庭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其健康成长。学校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中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说教上,要让家庭也参与其中,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独特个性、学习及生活状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同时期学生思想及心理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时优化,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七、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现阶段,国内的心理教育尚不完善,专业的教师资源也较少,学生的德育心理教育一般都是由任课老师负责的,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如学生去找老师谈心时,一般都在办公室进行,但办公室内聚集的人较多,学生一般是不愿意去的。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辅导的场所,另一方面相对隐秘的空间让学生更愿意接受相关指导。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其面临的压力是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的,在心理咨询室内的专门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协调生活、学习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和自信心。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升高中阶段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以后的生活也有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社会上有知识的人才比比皆是,但同时具备良好德育素养和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则相对较少。因此,学校与家长都应同时行动起来,学校要创建优良的学风,教师和家长要提升自身的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强化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钟钒.高中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133.
[2]杨金铭.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早已显露端倪,作为一门使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为根本教育目标的学科,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广大高中德育教学工作者究竟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学习;其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教师要开展专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最后,制定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二、积极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要将实践活动纳入德育工作中,并定期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独特的优势,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综合能力。例如:艺术节、科学节、军训活动,有组织的社会调查等多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要懂得爱劳动、爱生活、珍爱生命。另外,实践活动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社会、国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队伍水平
德育教师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我在以往的听课实践当中发现:负责思想品德授课的教师要不是对德育工作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方面的意识缺失,要不就是有融合这两种工作的意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没有融合这两方面工作的能力,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融合,非常有必要开展针对高中德育教学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我建议学校定期组织专业座谈会,邀请资深心理健康专家来校讲课,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出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座谈研究之需要,学校可以开展学习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德育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积极性。
四、创设优良环境,提供教育条件
正如哲学上所说,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校园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校园文化环境实质上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主体文化精神,学校应当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创设优良的文化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提供工作条件。
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是相当有必要的,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一直在口头上说如何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但是不愿意在实际行动上下工夫,舍不得花费资源用于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这对思想品德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带来了一定阻碍,这一陋习必须予以转变。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半段,升学考试压力、未来职业选择压力、家庭生活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逐渐抬头,建设心理咨询室正是期望为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提供场所。德育教师可以与心理咨询师积极沟通,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和德育活动。例如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考前心理压力大释放”、“热线电话免费打”等活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战场,跟学习有关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就是教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迫在眉睫。学校应强化教师整体的责任感,加强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养,确保每一个教师心理健康,培养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正确的引导方式,共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影响贯穿着一个人的一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及行为的形成都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造就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学校应协同家长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工作。家长应时刻掌握孩子的日常动态,结合学校的教育要素,以家庭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其健康成长。学校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中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说教上,要让家庭也参与其中,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独特个性、学习及生活状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同时期学生思想及心理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时优化,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七、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现阶段,国内的心理教育尚不完善,专业的教师资源也较少,学生的德育心理教育一般都是由任课老师负责的,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阻碍因素,如学生去找老师谈心时,一般都在办公室进行,但办公室内聚集的人较多,学生一般是不愿意去的。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辅导的场所,另一方面相对隐秘的空间让学生更愿意接受相关指导。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其面临的压力是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的,在心理咨询室内的专门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协调生活、学习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和自信心。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升高中阶段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以后的生活也有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社会上有知识的人才比比皆是,但同时具备良好德育素养和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则相对较少。因此,学校与家长都应同时行动起来,学校要创建优良的学风,教师和家长要提升自身的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强化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钟钒.高中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133.
[2]杨金铭.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