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及反思探究

【作者】 鲁 梅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正文】  【摘 要】 实验在初中物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以及各类测试中的重要题型。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总结,结合以往授课经验,积极寻找相关的培养策略,并通过培养策略的应用反思,对相关细节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促进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明显提升。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反思

  眾所周知,初中物理涉及很多的实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既要注重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准确记忆、牢固掌握,又要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更好地加深其对实验的印象。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创设新颖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制订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一、立足教材,夯实实验基础
  牢固掌握实验基础是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关键。授课中应将基础知识讲解作为重点内容认真落实[1]。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讲解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使用天平前应注重调零,并按照“左物右法”原则进行称量。同时,边进行实验操作边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其自己归纳实验结论,以更好地加深其印象。另一方面,为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如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设计实验时应做好对照,注重控制无关变量。另外,教师还应对相关的实验知识进行延伸,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灵活性。
  例如,在讲解“长度的测量”知识时,除了为学生详细地讲解教材中相关的实验知识外,教师也应为学生讲解一些特殊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如针对弯曲的物体长度的测量可“化曲为直”,如使用细线和弯曲物体的边缘重合,通过测量细线的长度,完成对弯曲物体长度的测量。同时,教师还可采用“以多测少”的方法进行测量,如测量一页纸的厚度,可通过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根据书的页数计算出每页纸的厚度。另外,为使学生掌握上述特殊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体动手测量,以更好地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师在授课中能够通过认真讲解初中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牢固地夯实学生所学知识,尤其通过对实验知识的延伸,使其掌握较为特殊的实验测量方法,而且通过鼓励其动手操作,更好地锻炼其测量能力。
  二、提供机会,鼓励动手操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应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实验过程,掌握实验的相关细节。一方面,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演示相关实验,更要做好授课时间安排,鼓励学生到讲台上亲自进行实验,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哪些实验操作是错误的,并提醒自己避免犯类似错误。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实验操作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促使其由物理知识向实验操作能力转化。
  在讲解“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实验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室为学生演示具体的测量过程,而后要求学生回顾教师的演示,自己进行测量操作。结果发现,部分学生在测量操作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不能熟练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读数时忘记了游码上的数字。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即要求其进行多次的动手操作,直到完全掌握。
  教师在授课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相关实验器材,掌握了相关实验的操作要领,为其以后更加熟练地应用相关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做好操作训练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可围绕重点知识创设新颖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认真思考,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操作能力[2]。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创设学生熟悉而又新颖的实验情境,要求其完成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的整个内容,在巩固其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在训练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对相关操作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实验顺利地完成。
  在讲解“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内容后,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及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新颖的问题情境:使用量筒、细针、水,测量一小木块的密度。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动手操作。由于实验器材中没有给出天平,因此无法直接测量小木块的质量,根据所学运用水的密度,通过浮力法测出小木块的质量。最终学生正确地测量出小木块的密度。
  教师通过创设新颖的实验情境,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实验知识,而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尤其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准确地测量出了小木块的密度,在促进其实验操作水平提升的同时,很好地增强了其对初中物理实验学习的信心。
  四、引导反思,注重实验总结
  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在授课中还应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操作反思,定期总结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针对性的改进,避免实验操作错误的出现。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每完成一个实验都要做好实验操作反思,反思是否熟练地掌握了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犯下了哪些错误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等,并在以后的实验中注意避免。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实验操作总结,尤其针对不同的实验总结相关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同时鼓励其与其他学生积极交流,分享相关的实验操作经验,注重借鉴他人的长处。
  在讲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后认真反思,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的实验技巧。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实验中用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难度较大。为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学生认为可在接触面上绘制一条直线,沿着直线拉弹簧测力计。同时,学生进行了多次的实验操作,确保物体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在实验操作中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后进行反思,不仅加深了其对实验原理的深刻认识,而且明确了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并进行了对应的改进,保证了实验任务能顺利、圆满完成,获得了预期的实验培养效果。
  结 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注重持久性,即做好培养工作规划,明确整体培养目标,并将目标细分到每一个物理实验教学中,日积月累。同时,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升情况,做好培养效果的反思,及时改进相关策略,不断提高培养水平与质量,顺利、圆满地完成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松波.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评方式初探[J].成功(教育),2011(07):46.
  [2]李永芬.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中的一些问题[J].基础教育,2005(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