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立足电子书包 铸造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

【作者】 刘小宇

【机构】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城关完小



【正文】  【摘 要】 电子书包作为数字化的知识库,以其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被广大师生认可。随着电子书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合作学习渐渐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笔者在应用电子书包功能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在电子书包的环境下,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希望能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推进合作交流的发展,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电子书包;合作学习;学习模式

  在电子书包的影响下,合作学习渐渐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通过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交换各自的方法、资料和成果,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建立起学习的共同体。笔者在应用电子书包功能的同时,致力于研究电子书包环境下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能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一、电子书包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模式结构
  在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竞争意识都能得到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因素限制的缺陷;对个别学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合作学习不一定是适合每一個儿童学习的最佳方式。这些缺陷,往往使合作学习的开展变得仓促或流于形式,而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就可以避开这些问题。
  在电子书包的大环境下,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情境预设,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全体交流,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深化思维”。在“情境预设、发现问题”的环节中,教师把与本课有关的微视频、电子教材、相关链接等上传到电子书包中让学生提前阅读,学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作记号,向组内成员或老师提问,用电子书包及时记录并上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环节需要在课堂中实现。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利用电子书包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全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环节则是在前面经历的基础上,把线上交流融入到线下交流,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汇报,将知识内化。这个环节中,电子书包可以提供大量的数字化工具,辅以习题反馈、在线测试、游戏通关等手段,共同完成合作学习的过程;“拓展延伸,深化思维”则需要用电子书包收集课堂上学生的反馈结果并及时分析,提供分层评价的依据。
  二、电子书包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氛围营造
  合作学习一般以小组活动为载体。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来确定小组成员,以保证每个成员个体都能发挥最大的优势,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合作关系。
  具体操作时,小组内成员以4—6人为宜,组内成员可以相对固定,也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灵活分组。一般以学生自愿组合为主,教师后期参与微调为辅。小组成员自主命名,组内设立发言人、记录员等相对固定的岗位,在不同的任务下有摄影师、监督员、保洁员等临时岗位。成员可根据自己的性别、性格、特长等竞争上岗、合理分工,形成组内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的状态。
  三、电子书包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案例设计
  (一)课前导学,适度预设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学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在电子书包环境下进行预习,就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可借助电子书包让学生提前接触千米。在课前设计户外实践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分别用步行和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的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记录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分别算出时长。这样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场景入手,多角度的感知并获得深刻体验,不仅能建立起1千米的空间直觉,还能准确建构1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整理后将实践时的视频、照片、感受等及时上传,形成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和讨论。这样,就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在课堂上进一步认识1千米奠定实践基础和生活经验。
  (二)自由选择,彰显个性
  电子书包背景下的课堂中学生人手一个学习终端,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如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中,安排的前两部分内容:第一段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二段是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这属于两个并列关系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都会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但很多学生在经历了第一段的学习后,就已能掌握第二段的内容,完全可以将两课时合并成一课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周期。
  课上,让学生自己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再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提炼出这两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学生即可在终端上自由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同一种类型的学生可以选择同伴的页面浏览,并用点赞、符号、文字等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在后台可以随时关注各小组的学习进程和反馈情况,发现有困难的小组也可以适时予以点拨。
  因为过程是公开的,他们总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种开放的学习过程,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权,大的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表现欲;另一方面,激励他们去观看、学习并评价别人的学习过程,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其学习潜能。
  (三)分层作业,自主发展
  同一个班级里的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如用统一的作业,会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却“吃不了”,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两级分化。而分层作业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而分层作业也有弊端:学生人数多,差异大,分层布置和批改都难以操作。但在电子书包环境下,这个问题可以被迎刃而解。课堂上,电子书包能针对学生的练习反馈全面了解效果,对数据及时分析,从资源库中调动相应难度的习题,生成新的课后练习及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练习即可。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提高自己,建立信心,完善自己。
  四、电子书包环境下合作学习的评价量化
  跟传统的课堂比较,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及时采集数据并作出分析。教师可以利用自动统计、拍摄、广播、录音等功能,了解学生合作学习期间的情况,及时生成课堂评价。为此,笔者专门制定了合作学习的评价量规。
  量规包含三个评价项目:组内成员,团结合作;展示成果,汇报交流;乐于倾听,尊重他人。每个项目分设四个标准,分自评和互评两组。四项标准都不能达到不得星,能达到其中一项就得一颗星,每项最多可得四颗星。“组内成员,团结合作”的标准是: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帮助其他组员共同进步;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态度诚恳;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作出有效改进。“展示成果,汇报交流”的标准是:全体组员参与汇报;能完整的阐述合作学习的过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能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合作过程;交流时态度大方,语言清晰流畅。“乐于倾听,尊重他人”的标准是:注意倾听其他组员的汇报;能对其他组的学习做出客观评价;对其他组能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态度诚恳,方式合理。
  这种量化标准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中都能适用。长期训练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以提升,习惯主动参与、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而教师通过后台也能够纵观全局,及时掌握评价情况。
  总之,电子书包的应用更多的是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又能让组内成员集思广益,组间成员良性竞争,是一条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德怀,林玉佩.启动学习革命——全球第一个网络教育城市亚卓市[M].台湾:远流出版社,2002:19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