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作者】 比布摆日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学困生,即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策略

  “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我校来说,因初中学生主要来源于进城务工农民家庭。有打工、生活困难、家庭离异等较为复杂的家庭环境,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有部分家长思想不重视,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就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分析
  在新形势下,我们界定的学困生是指目前存在的部分学业不良以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学困生是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班级的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学困生,即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已经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且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在所难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约占总数的15%-20%。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功和喜悦,特别是学困生,当前许多学校从应试目的出发,只关注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了学困生培养,以大多数人失败换取少数人成功,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极其重要。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他今后各方面的发展的影响很大。目前家长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缺乏基本责任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增强,矛盾突显。笔者所在的学校,进城务工子女较多,许多学生双亲长忙于打工挣钱,没有时间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缺少了家庭学习教育的氛围,缺少了父母的约束,许多学生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纪律散慢,迷上了手机游戏,给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努力学习的目标和学习钻研的兴趣,成为了老师、同学、家长眼中的“差生”。有一些父母用专横武断动不动就训斥或打骂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其子女很容易产生厌恶学习的倾向,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2.学校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年,但由于教学评价机制所致学校仍以“应试教学”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的分数多少或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结果导致教师布置的作业过多,使学生感觉到好像有做不完的作业,有考不完的试卷,再加上每次月考后一般都要排学习成绩的名次,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倾向于少数学习成绩好或有特殊背景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环境下,部分学生只会越来越差,他们认为学校已经放弃了他们,瞧不起他们,干脆就自暴自弃,这样学困生就产生了。
  3.学生自身因素。初中学生,思维敏锐,但片面性大,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够,对家长、老师表现了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学习目标不明确,怕苦怕累贪玩。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
  三、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认真地分析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可能的。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颖的手段,给学生展现一个异彩纷呈的数学世界,从而改变学生心目中数学的形象定位。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尽情地“欣赏”。
  2.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远离学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扬,对于学困生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经常被训斥、讽刺的学困生,利用他们的一丁点进步,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他们将会得到很大的精神满足,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知道“我能行”。主宰命运的是积极的心态,成功的自信。为了维持这种积极的心态,在上课时首先应该让学习的内容尽量简单一点,浅显一些,使问题通俗易懂,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思考,去动手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加强学法指导。有些学困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因此,对这样的学困生应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一方面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而且还要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让学困生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的盲点,从而对症下药。课堂上学法指导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观点的指导,包括学习目的,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二是掌握知识方法指导,包括接受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等;在储存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强化知识等等;在使用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等等。
  4.加强家庭、学校的联系。学校、家庭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影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通过家访、家长回访学校、电话联络等渠道,一方面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外的一些行为习惯及各种表现,另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目标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家长与学校达成一种共识,也可以向家长讲解一些有关教育孩子方面的技巧,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5.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深入辅导学困生。课堂时间有限,对于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学,课外时间的充分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本人认为课外辅导不是简单的给个别学生重复课堂的知识,可以针对当天的课堂反馈,出一些基础的题目让一些学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们进行点评。当然教师的精力也有限,这时候可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出题让优生来给学困生批改、讲评。
  总之,学困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方法,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去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一定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从而提高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辽宁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戴风明,“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中小学数学》,2016年6月。
  [3]顾庆成,“谈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