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作者】 褚思常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素养的一门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索热情,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科学的思维意识。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深入分析了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当前由于教育理念的差异,科学学科的地位在各学校内的地位都不尽相同。有的学校甚至对科学课的课时安排并不符合相应的规定,有的学校的科学课等同于自习课,严重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当前加强对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视,增强科学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往往能够回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切实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接触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时,学生往往是先被生活现象吸引,然后产生思考,在实验与研究中深入研究,这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通过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发展和研究,小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科学素养。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中沉闷枯燥的状态
  教师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导致了科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只是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而不愿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生活化场景构建,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科学知识,无法从课堂上获取学习的快乐。
  (二)老师处于主动的教学地位
  教师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只有教材参与的课堂上,只能采用宣讲的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必要的课堂互动和引导思考的情景,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分歧。
  (三)很少联系实际的生活
  由于科学教材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生活中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提前认知并且思考其原因,从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科学的兴趣。当前的科学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从而降低了科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积极采用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育素材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选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体验兴趣的生活化教育素材,从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应的知识理论。比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现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并且与同学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学生就会提出“温度计”,“水管冻裂”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既能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寻求科学知识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热胀冷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比如让被踩瘪的乒乓器恢复原状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小难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科学。
  (二)营造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育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效率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自由,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更加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教师与能够提高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如果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都手捧着课本不愿交流,那么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也只停留在理论表面,而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保持轻松的心态,从而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学习“制作植物标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不同的植物树叶或花,制作成标本,并且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标本进行讲解。其他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增长知识,并且增加了对生活中植物的认知。
  (三)布置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育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的布置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提升,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作业的生活化,加强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提高对生活常识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建筑物的形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家周围有特点的建筑物,并且将其基本形状绘制出来,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与科学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学生再看到建筑物时考虑的也不仅仅是形状和颜色,更多的是结构层面的知识。
  结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要提升小学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变革,增加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营造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布置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切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时俱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鹏程.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之我见[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1):0143-0143.
  [2]刘步仓. 重视教学策略 提升科学素养——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0(13).
  [3]王懿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704(09):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