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算法优化方法研究
【作者】 陈光伟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西街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算法优化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算法的多样性,却忽视了算法优化的重要性。为了能够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有必要分析多样化的算法,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小学数学的算法优化,仅供教育同仁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算法优化;方法
1.根据基本算法,确定算法优化的方向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客观差异,并且小学数学计算涉及的算法也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算法优化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各种算法,以及具体的优化方向,例如: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可以分别使用“凑十法”和“破十法”。类似这些基本算法,是基于学生处于同一个思维层面的统一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以下条件确定基本算法:(1)基于教学方法。基本算法必须满足: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2)基于心理学维度。基本算法需要契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3)基于数学学科。基本算法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这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单纯地灌输,或因循守旧地遵从于教材,而是让学生掌握判断的主动权,鼓励他们学会主动分析比较。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2.选择优化方法,寻找算法优化的途径
(1)利用类比,促进算法优化从“散”到“类”的转化。因为数学学科涉及的算法较多,题型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算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各类算法进行梳理分类。通过对比明确何种情况适用何种算法,使学生逐步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例如:根据计算题“28+26”,学生总结出来多种算法:①列竖式计算结果;②首先计算十位数20+20=40,再计算个位数8+6=14,最后得出结果54;③先计算28+2=30,然后计算30+26=56,最后计算56-2=54;④先计算26+4=30,然后计算30+28=58,最后再计算58-4=54。分析这些计算方式可知,上述③和④实际上是同属一类算法,教师可指导学生提炼这些算法,使学生从深层次的理解这些数学算法,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掌握算法的精髓。
(2)通过演示,优化不规范格式。小学数学课程中笔算是重要计算形式。笔算竖式计算过程对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学生应该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竖式写法。教师应该借助直观地演示,让学生理解其中原理,并简单介绍一些优化过程。利用算理将那些复杂化的算法进行排除,以此实现数学竖式的优化。例如:在学习“连加连减竖式”相关内容知识点时,学生就会选择不同的竖式方法:①先分别列出两道竖式,再把两个结果相加得出答案;②以第一种方法为基础,三个数直接相加得到答案;③先把前两数之和计算出来,再用第三个数与和相加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向学生演示这些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以上三种方法都是由第一种方法演变而来的,而第三种算法相对更为简单。
3.掌握优化时机,适时提升学生优化能力
(1)综合学生具体情况当堂进行优化。通过实践可知,尽管小学一年级教材中的算法较多,但是也不适宜在教授新知识环节时大量介绍算法。因为,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并且个人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量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年级小学生刚离开幼儿园学习环境,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教师会占用大量时间规范新生纪律。小学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掌握各种算法。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练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算法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他人合理的算法,并与自身情况相结合,以此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结合课程内容合理优化。在小学算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从整体出发合理地掌控教学时机,如果某部分内容均为与算法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适当延后。等到学生将涉及的算法完全掌握后再进行相关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整体算法,例如: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内容,学生在学完“6+几”后是最佳教学时机,在教学开始时不适宜直接讲解。并且,当学生学到“8+几”或“9+几”等内容时,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受到“凑十法”的影响,从而与其他算法混淆。另外,如果学生未能深刻理解各种算法,教师一股脑地将所有知识“抛给”学生,反而会成为学生的“累赘”,其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把握算法教学的优化时机,以此获得预期教学成效。
(3)根据实际教学目标进行优化。由于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思路解决,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反,如果教师在讲解一题多解的题目类型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计算方法,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方法与新课改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多种算法。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比较算法,如何综合使用各种算法,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这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还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少霞.小学数学优化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与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010):200-201.
[2]郁晓潇.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算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5):27.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算法优化;方法
1.根据基本算法,确定算法优化的方向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客观差异,并且小学数学计算涉及的算法也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算法优化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各种算法,以及具体的优化方向,例如: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可以分别使用“凑十法”和“破十法”。类似这些基本算法,是基于学生处于同一个思维层面的统一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以下条件确定基本算法:(1)基于教学方法。基本算法必须满足: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2)基于心理学维度。基本算法需要契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3)基于数学学科。基本算法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这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单纯地灌输,或因循守旧地遵从于教材,而是让学生掌握判断的主动权,鼓励他们学会主动分析比较。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2.选择优化方法,寻找算法优化的途径
(1)利用类比,促进算法优化从“散”到“类”的转化。因为数学学科涉及的算法较多,题型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算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各类算法进行梳理分类。通过对比明确何种情况适用何种算法,使学生逐步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例如:根据计算题“28+26”,学生总结出来多种算法:①列竖式计算结果;②首先计算十位数20+20=40,再计算个位数8+6=14,最后得出结果54;③先计算28+2=30,然后计算30+26=56,最后计算56-2=54;④先计算26+4=30,然后计算30+28=58,最后再计算58-4=54。分析这些计算方式可知,上述③和④实际上是同属一类算法,教师可指导学生提炼这些算法,使学生从深层次的理解这些数学算法,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掌握算法的精髓。
(2)通过演示,优化不规范格式。小学数学课程中笔算是重要计算形式。笔算竖式计算过程对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学生应该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竖式写法。教师应该借助直观地演示,让学生理解其中原理,并简单介绍一些优化过程。利用算理将那些复杂化的算法进行排除,以此实现数学竖式的优化。例如:在学习“连加连减竖式”相关内容知识点时,学生就会选择不同的竖式方法:①先分别列出两道竖式,再把两个结果相加得出答案;②以第一种方法为基础,三个数直接相加得到答案;③先把前两数之和计算出来,再用第三个数与和相加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向学生演示这些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以上三种方法都是由第一种方法演变而来的,而第三种算法相对更为简单。
3.掌握优化时机,适时提升学生优化能力
(1)综合学生具体情况当堂进行优化。通过实践可知,尽管小学一年级教材中的算法较多,但是也不适宜在教授新知识环节时大量介绍算法。因为,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并且个人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量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年级小学生刚离开幼儿园学习环境,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教师会占用大量时间规范新生纪律。小学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掌握各种算法。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练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算法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他人合理的算法,并与自身情况相结合,以此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结合课程内容合理优化。在小学算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从整体出发合理地掌控教学时机,如果某部分内容均为与算法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适当延后。等到学生将涉及的算法完全掌握后再进行相关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整体算法,例如: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内容,学生在学完“6+几”后是最佳教学时机,在教学开始时不适宜直接讲解。并且,当学生学到“8+几”或“9+几”等内容时,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受到“凑十法”的影响,从而与其他算法混淆。另外,如果学生未能深刻理解各种算法,教师一股脑地将所有知识“抛给”学生,反而会成为学生的“累赘”,其教学效果也就难以保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把握算法教学的优化时机,以此获得预期教学成效。
(3)根据实际教学目标进行优化。由于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思路解决,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反,如果教师在讲解一题多解的题目类型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计算方法,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方法与新课改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多种算法。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比较算法,如何综合使用各种算法,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这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还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少霞.小学数学优化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与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010):200-201.
[2]郁晓潇.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算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