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思考
【作者】 栾 艳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小学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针对当前小学教学工作的展开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小学教育中,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品质,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念,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小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和考量,切实营造出适合小学生成长的氛围,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小学生正处于自身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是正确行为品质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更为重要。在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立足长远,切实对焦小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为实现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家庭环境差异,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
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问题来看,首要应当认清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一般认为,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其父母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要更加长久。因此,只有保证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但是从目前的是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并不理想。
在自然界中始终有一个真理存在,那就是适者生存,即便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仍然无法脱离这一理念。从人出生开始便在适应环境,那么从学生出生后所需要适应的环境来看,家庭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么,在学生不断尝试适应家庭这一环境的过程中,便会产生对应的性格和认知。这里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的两点影响。其一是家庭教育中的主动影响,主要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主动教育,包括语言上的引导、行为上的引导等,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其二便是家庭教育中的被动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家庭的环境。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必须要适应家庭的环境,并针对不同的家庭环境产生不同的性格。例如争吵的家庭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敏感性格、单亲家庭往往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性格等。由此可见,相对于学校中的教师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要更大,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
(二)网络文化影响严重,对学生成长造成误导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当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这一届小学生从很早就开始接触网络,甚至可以说网络已经取代了户外游戏,成为了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后休闲放松方式。但是在小学生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受到网络上负面内容的影响。一般认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那么在小学生接触网络的过程中,便难以对网络上的负面内容进行区分,加之这些负面内容也会进行包装,这就给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埋下了隐患。从近些年来的新闻也可以发现,已经有了很多小学生沉迷游戏、沉迷网络的现象,甚至是盗用父母的银行卡来充值游戏、打赏主播,或者是在网络上骂人,与人争执等。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同样需要对焦网络问题来做好干预。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关注学生家庭环境,开展家校共育
针对以上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家庭,开展家校共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要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包括学生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从事领域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同时,教师也需要定期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一方面是向学生的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保证家长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为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夯实基础。
此外,从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来看,也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当家长遇到家庭中的教育问题时,也能够向教师请教,从而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的方式,切实对焦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夯实环境基础和氛围基础。
(二)构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感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做好教学情境的构建,在课堂上导入生活化元素。一般认为,小学生由于缺乏人生经历,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并不成熟,这就需要教育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便能够简化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例如,在低碳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解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碳排放,生活中又有哪些碳排放,以及碳排放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些内容的输出,可以在学生心理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面对碳排放问题,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例如随手关灯、及时关闭水龙头等。同时,加时也可以改学生们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回到家中,收集家中有关碳排放的内容,并制定出对应的计划。
(三)明确教育目标,合理制定计划
小学教育是长达六年时间的教育,学生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很大的变化,包括生理上的变化,也包括认知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展开也不能够一层不变的,或者是在一开始就制定好的,应该针对学生的成长来随时调整,先确定一个长期的整体方向,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全面成长观念,贯彻全人教育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必经之路,是学生成长之道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必经之路,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萍.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科普童话, 2017, 000(031):P.27-27.
[2] 苏东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教师, 2017, 000(022):19-19.
[3] 生斯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2):P.63-63,65.
【关键词】 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小学生正处于自身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是正确行为品质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更为重要。在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立足长远,切实对焦小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为实现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家庭环境差异,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
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问题来看,首要应当认清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一般认为,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其父母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要更加长久。因此,只有保证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但是从目前的是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并不理想。
在自然界中始终有一个真理存在,那就是适者生存,即便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仍然无法脱离这一理念。从人出生开始便在适应环境,那么从学生出生后所需要适应的环境来看,家庭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么,在学生不断尝试适应家庭这一环境的过程中,便会产生对应的性格和认知。这里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的两点影响。其一是家庭教育中的主动影响,主要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主动教育,包括语言上的引导、行为上的引导等,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其二便是家庭教育中的被动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家庭的环境。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必须要适应家庭的环境,并针对不同的家庭环境产生不同的性格。例如争吵的家庭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敏感性格、单亲家庭往往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性格等。由此可见,相对于学校中的教师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要更大,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
(二)网络文化影响严重,对学生成长造成误导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当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这一届小学生从很早就开始接触网络,甚至可以说网络已经取代了户外游戏,成为了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后休闲放松方式。但是在小学生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受到网络上负面内容的影响。一般认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那么在小学生接触网络的过程中,便难以对网络上的负面内容进行区分,加之这些负面内容也会进行包装,这就给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埋下了隐患。从近些年来的新闻也可以发现,已经有了很多小学生沉迷游戏、沉迷网络的现象,甚至是盗用父母的银行卡来充值游戏、打赏主播,或者是在网络上骂人,与人争执等。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同样需要对焦网络问题来做好干预。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关注学生家庭环境,开展家校共育
针对以上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家庭,开展家校共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要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包括学生父母的性格、文化程度、从事领域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同时,教师也需要定期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一方面是向学生的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保证家长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为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夯实基础。
此外,从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来看,也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当家长遇到家庭中的教育问题时,也能够向教师请教,从而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的方式,切实对焦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夯实环境基础和氛围基础。
(二)构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感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做好教学情境的构建,在课堂上导入生活化元素。一般认为,小学生由于缺乏人生经历,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并不成熟,这就需要教育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便能够简化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例如,在低碳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解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碳排放,生活中又有哪些碳排放,以及碳排放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些内容的输出,可以在学生心理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面对碳排放问题,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例如随手关灯、及时关闭水龙头等。同时,加时也可以改学生们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回到家中,收集家中有关碳排放的内容,并制定出对应的计划。
(三)明确教育目标,合理制定计划
小学教育是长达六年时间的教育,学生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很大的变化,包括生理上的变化,也包括认知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展开也不能够一层不变的,或者是在一开始就制定好的,应该针对学生的成长来随时调整,先确定一个长期的整体方向,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全面成长观念,贯彻全人教育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必经之路,是学生成长之道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必经之路,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全面成长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萍.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科普童话, 2017, 000(031):P.27-27.
[2] 苏东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教师, 2017, 000(022):19-19.
[3] 生斯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2):P.6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