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 才仁拉毛
【机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中心寄宿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计算教学是关于数学运算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因而,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关键词】 兴趣;口诀;计算;纠错;习惯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又准又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在教学“整十加整十”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3+4=( ),表示3个一加上4个一等于7个一,就是等于7,然后再通过图示理解30+40=( ),表示3个十加上4个十,那么就等于7个十,就是70,让学生以此类推,进行巩固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之心动,继而行动。
二、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低年级学生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掌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三、重视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有所提高,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所增长。口算、估算能力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构成计算能力的重要部分。只有口算、估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笔算能力才会加强。因此,每名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教师除了教材中的口算题目外,还应该再精心编制一定数量的,涉及面广的口算练习题,采用各种策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将口算作为一项经常化、长期化的训练,使其处于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快捷性。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很重要,其中新课标中就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到了教材中,从中就不难看出估算能力的重要性。估算在数学计算以及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策略去深思不足。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
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一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计算与浅析能力;二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不足;三可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能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四、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习”,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原因和改正方法。
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仅能满足于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关键词】 兴趣;口诀;计算;纠错;习惯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又准又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
例如在教学“整十加整十”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3+4=( ),表示3个一加上4个一等于7个一,就是等于7,然后再通过图示理解30+40=( ),表示3个十加上4个十,那么就等于7个十,就是70,让学生以此类推,进行巩固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之心动,继而行动。
二、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低年级学生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掌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三、重视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有所提高,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所增长。口算、估算能力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构成计算能力的重要部分。只有口算、估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笔算能力才会加强。因此,每名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教师除了教材中的口算题目外,还应该再精心编制一定数量的,涉及面广的口算练习题,采用各种策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将口算作为一项经常化、长期化的训练,使其处于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快捷性。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很重要,其中新课标中就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到了教材中,从中就不难看出估算能力的重要性。估算在数学计算以及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策略去深思不足。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
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一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计算与浅析能力;二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不足;三可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能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四、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习”,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原因和改正方法。
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仅能满足于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