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发展
【作者】 旦正太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王家乡旗龙寄宿制完全小学
【正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多领域的交叉发展。在这样的科技大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开始引入信息化软件,逐步发展信息化新型课堂。在城镇中小学顺利完成课堂转化时,农村的中小学由于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相应的信息化课堂建设完成度并不太高。因此,农村的教师应当关注信息化对课堂的重要意义,并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建成更高效的课堂不懈努力。
一、 信息技术入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 激发课堂活力
兴趣一直都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不断发展的最大内驱动力。一堂课如果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发课堂活力,那么这堂课就是高质量的课堂。因此在小学课堂设计中,我们可以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以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并引导同学们参与课堂互动。例如在讲授新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利用趣味小视频引入本次讲授的主题,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每次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时,用布置游戏任务或者播放拓展视频的方式将同学们的精神拉回课堂,从而达到激发课堂活力的作用。
(二) 拓展知识边界
课本上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但是考试总会有部分选拔性质的考题。这就要求学生们有着相对宽广的知识储备。但是在农村教学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甚至依赖于考试专用的课本,基本没有知识的拓展。这也导致了农村学生缺乏对综合题的解题思路。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村学子学习更多更有趣的拓展知识,了解更多更高质量的数学题,拓展他们的知识边界。
(三) 增加课堂教具
对数学学习而言,教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小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和逻辑思考能力,单纯的知识讲授对孩子来说很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具作为辅助;另一方面,教具的使用能让学生在课堂实操中主动了解数学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进,课堂出现了许多新型教具,例如PPT、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加了课堂的教具,也给课堂带来了积极影响。
(四)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指有效教学时间占所有教学时间的比例,是评价教师授课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信息技术则给老师们提供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在备课时,老师可以按照设计的课程进度提前做好PPT。这样既让老师对课堂流程控制有了大致把握,也可以免除掉一些类似于抄题目等不重要的板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 信息技术与农村数学教学的融合举措
(一) 运用教学课件做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备课主要靠备课本,通过在备课本上记录本次授课的主题、程序、重点以及难点等设计教学方式。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备课的部分能容转移到了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老师们通过填充PPT内容以及调整PPT知识点分布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是课程的主线和引导,老师们以课件为中心,通过PPT上音、画、趣结合的知识点展示,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做好课程导入。
(二) 开展数学游戏做任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但是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要将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以学生为课程主体,老师则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在信息技术的引用下,我们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利用信息设备以布置游戏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们解决数学难题,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单调枯燥的授课内容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用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展数学游戏将游戏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结合起来,通过布置任务适度竞争增加同学们完成数学任务的成就感,也通过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 添加网络真题做巩固
对小学知识而言,盲目的题海战术并没有太大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们产生僵化的数学思维。因此针对小学知识重在理解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设备搜集高质量可多变的例题,通过课堂上的例题精讲引导同学们真正吃透这个知识点。对于课后的复习巩固,老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收集多种多样的难度不一的题目,然后每天布置多元有梯度的几道题。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能力,还响应了教育部给学生减负的号召。
(四) 引用名师课堂做补充
对农村教育而言,一大痛点就是师资质量相对不高。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都在不停地摸索学习中,既缺乏经验,又缺乏小学知识综合教育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的名师课堂可以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例如,在一些复杂难理解的概念讲授时,如果新老师讲不清楚,就可以为同学们播放名师课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 结语
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的融合是未来教育模式的发展大方向。虽然由于农村的基础设备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农村课堂的信息化建设没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但是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应当学习了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方式,并在将来的教师工作中不断探索更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本土化”信息化课堂。
一、 信息技术入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 激发课堂活力
兴趣一直都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不断发展的最大内驱动力。一堂课如果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发课堂活力,那么这堂课就是高质量的课堂。因此在小学课堂设计中,我们可以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以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并引导同学们参与课堂互动。例如在讲授新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利用趣味小视频引入本次讲授的主题,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每次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时,用布置游戏任务或者播放拓展视频的方式将同学们的精神拉回课堂,从而达到激发课堂活力的作用。
(二) 拓展知识边界
课本上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但是考试总会有部分选拔性质的考题。这就要求学生们有着相对宽广的知识储备。但是在农村教学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甚至依赖于考试专用的课本,基本没有知识的拓展。这也导致了农村学生缺乏对综合题的解题思路。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村学子学习更多更有趣的拓展知识,了解更多更高质量的数学题,拓展他们的知识边界。
(三) 增加课堂教具
对数学学习而言,教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小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和逻辑思考能力,单纯的知识讲授对孩子来说很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具作为辅助;另一方面,教具的使用能让学生在课堂实操中主动了解数学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进,课堂出现了许多新型教具,例如PPT、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加了课堂的教具,也给课堂带来了积极影响。
(四)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指有效教学时间占所有教学时间的比例,是评价教师授课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信息技术则给老师们提供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在备课时,老师可以按照设计的课程进度提前做好PPT。这样既让老师对课堂流程控制有了大致把握,也可以免除掉一些类似于抄题目等不重要的板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 信息技术与农村数学教学的融合举措
(一) 运用教学课件做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备课主要靠备课本,通过在备课本上记录本次授课的主题、程序、重点以及难点等设计教学方式。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备课的部分能容转移到了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老师们通过填充PPT内容以及调整PPT知识点分布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是课程的主线和引导,老师们以课件为中心,通过PPT上音、画、趣结合的知识点展示,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做好课程导入。
(二) 开展数学游戏做任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但是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要将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以学生为课程主体,老师则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在信息技术的引用下,我们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利用信息设备以布置游戏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们解决数学难题,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单调枯燥的授课内容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用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展数学游戏将游戏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结合起来,通过布置任务适度竞争增加同学们完成数学任务的成就感,也通过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 添加网络真题做巩固
对小学知识而言,盲目的题海战术并没有太大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们产生僵化的数学思维。因此针对小学知识重在理解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设备搜集高质量可多变的例题,通过课堂上的例题精讲引导同学们真正吃透这个知识点。对于课后的复习巩固,老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收集多种多样的难度不一的题目,然后每天布置多元有梯度的几道题。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能力,还响应了教育部给学生减负的号召。
(四) 引用名师课堂做补充
对农村教育而言,一大痛点就是师资质量相对不高。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都在不停地摸索学习中,既缺乏经验,又缺乏小学知识综合教育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的名师课堂可以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例如,在一些复杂难理解的概念讲授时,如果新老师讲不清楚,就可以为同学们播放名师课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 结语
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的融合是未来教育模式的发展大方向。虽然由于农村的基础设备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农村课堂的信息化建设没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但是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应当学习了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方式,并在将来的教师工作中不断探索更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本土化”信息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