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渗透

【作者】 相世兰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肇兴镇学校



【正文】  【摘 要】 通过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等特点,学生对这门课程抱有浓厚的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Internet已经逐步走近了我们的生活,网络中大量的信息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也充斥着一部分非科学、低俗的信息,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身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显得格外重要。结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小学生现有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作了一些探索。本文从课堂常规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从教材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三个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网络;德育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是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让其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能够负责任的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和责任意识。身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遵守现有的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等前提下,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从网络上获取有用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教材出发,联系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都是值得我们斟酌的问题,下面以我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德育方面的渗透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文明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受益终生,而好的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不能关有才而无德,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除了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在教师的设计指导下创造一个愉快而和谐的教学德育环境,指导并推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制订符合我校学生的《学生上机有关规章制度》并从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开始是就向学生宣读如:在上课时,让他们轻轻地拉键盘抽屉,不许胡乱敲击键盘、胡乱点击鼠标。一定要按照正确程序进行开机和关机,严禁学生在微机室内吃零食,随时保持桌面和地下不要有杂物。不要随意更改或删除电脑里的文件,下课后应迅速整理好物品,把椅子摆放整齐等条例教育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则,爱惜电脑。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日渐生成,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地有序进行。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得当得体,教师通常是学生们学习与效仿的对象。因此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师拥有良好的素养,会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所谓德才兼备、以德服人才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严于修身、严于律己,并应持之以恒。在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使小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刚开始上几节课的时候有许多学生都做得不是太好,经常忘记带鞋套,要不就把文件误删除了,此时我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因自己的错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带鞋套,会影响机房的卫生导致计算机机箱里的灰尘过多就会造成机器运行的不稳定,严重了会造成硬件的损伤。坚决杜绝恶意删除他人文件,让同学明白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他人。我通常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去鼓励孩子或以小组的为单位进行比一比、赛一赛活动评选出月冠军并进适当的奖励,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已养成。
  二、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方面教育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我们要能够挖掘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应全方面的分析领悟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品德方面的教育。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慢慢的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例如:我在讲解《瞧瞧文件“树”》一课时我就确定了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分类管理文件的能力,怎样为文件命名(便于辨认)的好习惯。在选择保存或另存为文件的命令时,应注意保存的位置及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这样时间长了,也就会逐渐的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在教学《画图》时,我尝试让有能力学生去画一幅爱学校、爱家乡的作品,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经过生生互评与教师的点评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又如:我在教授《献给老师的贺卡》时,根据教材内容我做了如下的设计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收获匪浅。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契机比比皆是,教师应从教材上入手,用活教材,将书本知识得以升华。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知识和技能当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要善于发掘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因素,达到教学与育人的目的,并且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引导学生正确、安全的使用Internet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勐进,互联网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Internet中有大量的健康的、积极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充斥着一部分非科学、低俗、虚假欺骗等发面的信息,如何在这么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咨询,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小学生们,他们还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对事情的是非曲直还不能清晰分辨,对许多信息还不能正确筛选,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可以从中获益,也可能误入歧途。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肩上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网络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堵不如疏,只有让学生知道网络的两面性,拥有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认识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危害性,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网络中获益而非受害,学会在网络中查询一些知识,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网方面的问题。部分小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的认识比较片面,常常把计算机和打游戏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期间应详尽介绍计算机的一些用途,比如获取最新的消息新闻、了解世界信息,可以查询一些和平时学习课程有关的知识,把计算机仅仅当作一种学习工具,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还得养成自己主动思考的习惯,使计算机可以更好的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作为计算机的俘虏。同时,应向学生们讲明相关网络道德协议,让他们明白网络上也应遵守一定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并非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向学生们推荐比较有用的网站,让他们学会更好的搜索方法,让其学会一些基础知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利用好网络。让学生们从小学会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如家庭住址信息、个人电话,邮箱密码等。让学生们在网络上不能人云亦云,不信谣,不传谣,杜绝网络暴力,保持个人判断能力。如果发现敲诈、欺骗等信息,及时告知教师,避免上当受骗,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同时告知学生长时间的打网络游戏和聊天都是不提倡的,百害而无一利的,切勿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有良好的甄别是非能力。同时,应禁止小学生进入网吧等场所,禁止沉迷游戏,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低,沉迷游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等方面。教师应通过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计算机,利用网络,抵制和举报不良信息,让学生明白网络上也有其行为准则,也应该守规则,不可肆意而为,不能阻碍信息交流、传播谣言、不良信息及虚假信息,让其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不可或缺,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它是一项长期的、由浅入深的重要工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在深刻领悟教学大纲,从教材实际入手,深入挖掘教材前提下,将课内与课外完美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根据小学生年龄等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渗透,才能确保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