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用朗读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作者】 严媛媛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
【正文】 【摘 要】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 朗读;语感;培养;策略
现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者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而且多少难说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也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了。甚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文章进行鉴赏。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叶圣陶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时,曾具体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是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
2、讲究朗读的方法,注重范读、情读
对于范读,叶圣陶指出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有位教师在教《阿Q正传》时,请班上一位学生范读阿Q宣布革命的那段心理活动描写,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师生之间的简单的互相讨论,这位学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诵时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革命也好吧”中的“也”读重音;“革**的的命”中的两个“的”,前一个紧跟“妈妈”,语速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因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所以读得感情真,语气狠,但却并不响;“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中的“投降”处理为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朗读结束,这位学生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其余的学生也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难理会到,同学们在范读和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教育。
“情读”之“情”,是情感之情。就是要读出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庄子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所寄托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那活鲜鲜的生活情境、独具个性的生命语言,通过我们的“口”、“容”、“形”,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而这一点适用于叙事抒情的诗歌和散文类作品。
3、通过朗读与激发想像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笔者认为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别林斯基也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三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于电影中的画外音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也成为一棵树的样子。在学生闭眼的同时,教师可进行轻声的画外音:“此时,我走进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小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那青翠的要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嬉戏着,像是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显得越发晶莹剔透了,像是在和我调皮地挤眉弄眼,和我交换眼神,你们不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见外呢?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觉得也变成了一株树。我的脚长出根须,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结束画外音后,轻声问学生们:“你们变成一棵树了吗?”“就让我们作为树林中的一分子,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这样一来,学生的再次朗读中,似乎真的找到了那种物我合一的感觉。读得非常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到触发想象,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笔者在教学艾青的爱国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让学生配乐朗读,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体会那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抗日激情,体会作者那和着泪,和着血的爱国之情,从而让学生受到感受染。
语感教学是语文的“牛鼻子”。郭沫若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
【关键词】 朗读;语感;培养;策略
现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者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而且多少难说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也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了。甚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文章进行鉴赏。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叶圣陶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时,曾具体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是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
2、讲究朗读的方法,注重范读、情读
对于范读,叶圣陶指出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有位教师在教《阿Q正传》时,请班上一位学生范读阿Q宣布革命的那段心理活动描写,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师生之间的简单的互相讨论,这位学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诵时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革命也好吧”中的“也”读重音;“革**的的命”中的两个“的”,前一个紧跟“妈妈”,语速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因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所以读得感情真,语气狠,但却并不响;“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中的“投降”处理为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朗读结束,这位学生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其余的学生也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难理会到,同学们在范读和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教育。
“情读”之“情”,是情感之情。就是要读出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庄子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所寄托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那活鲜鲜的生活情境、独具个性的生命语言,通过我们的“口”、“容”、“形”,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而这一点适用于叙事抒情的诗歌和散文类作品。
3、通过朗读与激发想像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笔者认为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别林斯基也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三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于电影中的画外音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也成为一棵树的样子。在学生闭眼的同时,教师可进行轻声的画外音:“此时,我走进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小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那青翠的要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嬉戏着,像是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显得越发晶莹剔透了,像是在和我调皮地挤眉弄眼,和我交换眼神,你们不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见外呢?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觉得也变成了一株树。我的脚长出根须,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结束画外音后,轻声问学生们:“你们变成一棵树了吗?”“就让我们作为树林中的一分子,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这样一来,学生的再次朗读中,似乎真的找到了那种物我合一的感觉。读得非常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到触发想象,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笔者在教学艾青的爱国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让学生配乐朗读,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体会那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抗日激情,体会作者那和着泪,和着血的爱国之情,从而让学生受到感受染。
语感教学是语文的“牛鼻子”。郭沫若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